蘇眉是港人至愛,市價甚高,每公斤可達130美元。然而印尼有一良心漁王,不為私利,帶頭不賣蘇眉,期望藉此守護海洋生態。
Heru是印尼最大的海鮮出口商,當地四成活魚都經由他出口到國外。五年前他「良心發現」,開始拒絕收購當地漁民的蘇眉。其他未長成的幼魚,以及用山埃捉來的魚,他也一律不收購。之所以停收停賣,因為他知道海裏的魚已經愈來愈少,假如繼續過度捕捉,捕魚的頻率必然壓倒魚類生長的速度,最後受害品種便會絕種。到時不單止海洋生態受破壞,漁民的生計亦無法維持。故Heru自發教育漁民,灌輸保育海洋的訊息。專門研究珊瑚魚的港大海洋生物教授Yvonne Sadovy(薜綺雯),五年前於印尼認識Heru。據她講,這樣的良心商人其實絕無僅有 --- 他主動保育海洋生態之餘,仍然能夠賺到錢,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其實蘇眉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不論買賣、出入口及飼養都需要有許可證。不過Yvonne慨嘆,現時於東南亞海域已很難看到蘇眉。
另一邊廂,不少商人依然視蘇眉為黃金,甚至不惜犯法也要走私出境。從事海洋保育研究的佘國豪指,幾年前於廣東沿岸做調查時,便發現有商人走私蘇眉。當時他與漁販交談,欲了解當地買賣蘇眉的情況,對方表示因為沒有許可證,故並無售賣蘇眉。然而,當佘國豪參觀其店鋪時,卻發現一個箱子裏裝滿了三至四十條活蘇眉魚,顯然商人在進行非法交易。
蘇眉渴市以至要走私,絕對跟香港有關。香港是全球的蘇眉貿易中心,長期由東南亞的珊瑚大三角(包括印尼、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地)大量入口,數量由每年二千至二萬公斤不等,佔全球貿易量一半。於1993至2003年之間過分濫捕,更使蘇眉數量急跌99%。Yvonne指出,許多港人對海洋資源一直存在誤解:因為在魚市場仍然看到許多魚獲,他們很難相信海裏的魚一直在減少。但事實上,因為過度捕獵,如今漁民需要到愈來愈遠的地方捕魚,海洋資源的破壞範圍亦不斷擴張。
如果那麼大的珊瑚大三角,就只得一個良心漁王,這麼小的香港卻又消耗過萬公斤蘇眉,我們吃活魚的日子還剩多少呢?
記者:葉瑞媚
想深入了解港人如何破壞全球海洋資源,請留意港台節目《海底交易》:
日期:2013年8月12日起
時間:逢星期一晚上7:00
頻道:無線電視翡翠台
網上直播及重溫: http://programme.rthk.hk/rthk/tv/programme.php?name=tv/oceanbusiness&d=2013-08-19&p=5985&e=226232&m=episode
愛地球 齊齊Go Green: http://green.appledaily.com
相戀54年!倪匡向全世界說:「到現在這麼多年,還是這麼深愛太太!」
你都想分享一點甜蜜?立即重溫今周《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