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觀塘市中心是市建局歷來最大型的重建項目,市建局本月初向仁信里28個尚未遷出的商戶提出「特別援助金」方案,利誘他們盡快遷離重建範圍,加碼賠償金額的有效期昨結束,仍有三個商戶堅持留守,勢抗爭到底。市建局指沒有接受最新賠償方案的商戶將不獲發任何賠償,強調會盡最大努力與他們協商,至於最終會否清場,該局指仍言之尚早。
市建局觀塘項目總監李樹榮昨與傳媒茶敍時表示,觀塘重建項目進度理想,首期月華街地盤將於今年內預售樓花,提供299個住宅單位,而臨時小販市集最快今年底落成。
市建局:已仁至義盡
至於同樣受重建影響的仁信里,李樹榮稱,已向商戶提出特別援助金方案,商戶可獲發放一次性約11萬元的賠償,部份同意9月底前遷出,「基於以人為本嘅精神,今次已經係最後方案,佢哋間舖喺官地上,我哋已經仁至義盡,𠵱家方案係最合情合理、合法」。他又稱,希望今年底仁信里可以清場展開重建工作,但強調會繼續與商戶協商,包括協助他們另覓地方做生意等。
仍然堅持留守的商戶包括在觀塘賣牛雜逾30年的陳先生(圖),他由小販檔做起,日賣500串牛雜,甚至有元朗的客人專程到觀塘食牛雜。他稱,仁信里的物業主要是用作食物儲存工場,但如果要他離開仁信里,就如同失去一隻手,「我唔係想阻住重建,但係出面搵唔到舖,一係就租七、八千蚊,根本生存唔到,𠵱家都叫搵到兩餐唔使靠人,唔通你叫我攞綜援?」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