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段日子,我誤以為見多識廣、思考深刻,就是媾女的不二法門。直至某日被一個樣子甜美的女生譏笑我言語乏味,我才感當頭棒喝,憶起米蘭昆德拉引用猶太人的那句名言:「人類一思想,上帝就發笑。」我一思想,美女就發笑了。怎樣的話題才能討人歡心?只要看看「這隻馬騮事件」(或「薯仔耶穌事件」)就知道了。
去年某日,平凡的西班牙81歲老婦Cecilia Gimenez,開始在小鎮Borja的Santuario de Misericordia教堂展開她的「業餘藝術修復工作」。被修復的壁畫作品是El莜as Garc莜a Mart莜nez(1858 -1934)的Ecce Homo(看!這個人!),畫作描繪了基督頭戴荊棘的形象。作品完成於約1930年,由於缺乏保養,已經殘破不堪。老婦見狀,心生憐憫,便毅然揮下她的神聖畫筆。等到事件開始進入公眾視線時,耶穌已經變成馬騮了。
失真復修畫竟大熱
事件公開後,隨即通過互聯網散播到全世界。網民把老婦的二次創作戲稱為Ecce Mono(看!這隻馬騮!)或potato Jesus(薯仔耶穌)。藝術圈則稱事件為「修復史上的災難」,並提出必須聘請專業修復員,把畫作恢復原貌(後來他們發現那是不可能的事)。教堂的神父Florencio Garces則彷彿受到莫大侮辱,認為應當把馬騮耶穌遮住,或者蓋上原畫圖片。
當然,那時候誰也沒想到老婦在一年後,會由罪人變英雄。較之於嘲弄與批評,薯仔耶穌很快得寵,成為了叮噹一般的存在,人們把祂印在T恤上、手機殼上、咖啡杯上、葡萄酒上,大賣特賣。四萬遊客蜂擁而至,只為一睹神的新身。教堂開始收取每人約10港元入場費,賺得共40萬港元用來照顧鎮中老人家。老婦與市政府簽下合約,把售賣衍生商品賺得的利潤,以49:51形式分賬。
薯仔耶穌之所以能夠鯉魚翻身,無非是因為它具有流行起來的幾種元素:故事簡單、風趣、直接;圖片趣怪易懂;主角天真可愛得來帶點無辜──這就是全部的重點。當然那些藝術專家與神父最初並無料及,事情會朝這個方向發展。他們關心的是原作者生平、畫作歷史價值、美學內涵,乃至藝術修復、保育工作、神學意義。
然而公眾可不管這些,他們需要的,只是穿着薯仔耶穌T恤,拖男帶女藉詞出遊,過一個美好周末的機會。而事實上這也沒甚麼不好的,何況收入是用在老人家身上。
是多年下來累積的知識與經驗,讓藝術專家與神父遠離群眾。他們一思考,群眾就笑了。
猶太人說「人類一思想,上帝就發笑」,重點在於人類智慧遠不如上帝。米蘭昆德拉說這句話,想說明的卻是「人思考得越多,自以為越接近真理,到頭來卻只是一場遊戲。」有人把這句話理解為「反智」,說那等於叫人不要思考。對我而言,它指的卻是一種超脫:讓專家認清,所謂高人一等或者思考深邃,其實不過是一重枷鎖。較之於Ecce Homo是否能夠修復,難道不是作為活生生的人的老人家,更加重要嗎?
看,我又思想了,美女恐怕又要笑。但反正我不得不思想,所以,我只能穿着薯仔耶穌的T恤,與美女同笑。
楊天帥
相戀54年!倪匡向全世界說:「到現在這麼多年,還是這麼深愛太太!」
你都想分享一點甜蜜?立即重溫今周《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