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力保河套蘆葦林

環團力保河套蘆葦林

【本報訊】環境諮詢委員會環評小組今天審議新界東北及落馬洲河套區兩份環評報告,環保觸覺批評落套區環評存在很多不足及誤導之處,包括將逾10公頃天然蘆葦林及沼澤濕地全數清除,寧願重建人工濕地取代;並指報告建議在其他三處地方重塑濕地作補償,但建議的地點本身已是魚塘,批評有關補償方案有造假之嫌。

環評報告重置濕地疑造假

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指,整個河套區面積達87.7公頃,政府的發展計劃提出將原有的蘆葦林、沼澤、草地及灌木林完全鏟除,再重建12.8公頃人工濕地。他批評政府為方便施工,將日後重建的人工生態區置於河套區邊緣,卻沒有考慮保留處於區內中間偏北位置的天然蘆葦林。
譚凱邦指環評報告玩數字遊戲,將重建的人工濕地,當作可扣減現存的濕地損失,隱藏對原有生態環境的影響,有誤導公眾的企圖;另外報告建議在河套區邊緣的其他三處地方重置濕地及沼澤,但三個選址本身已是魚塘濕地,質疑補償之說有造假之嫌。至於區內發現近危的歐亞水獺及極危的三線閉殼龜,環評報告對有關物種的保育更非常不足。
環保觸覺質疑,新委任的環諮會成員再沒有環保團體代表,能否為環境把關存疑。若環諮會在發展是硬道理的思維下通過環評,隨時會再發生港珠澳大橋的司法覆核個案。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