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優混賬數億元 證物失蹤

澳優混賬數億元 證物失蹤

【本報訊】停牌超過一年多的澳優乳業(1717)公佈初步核數結果,被揭2011年出現多筆「混賬」,涉及金額數以億元計。諷刺是,公司多份重要電腦證物「離奇失蹤」,令核數過程出現困難,公司復牌遙遙無期。
從事內地乳品生意的澳優,去年三月因財務問題,一直停牌至今。獨立核數顧問羅兵咸永道,昨晚上載初步調查結果,發現最少七個問題,僅2011年12月的銷售額,已被誇大了1.43億元(人民幣.下同)。
報告發現,2011年12月,澳優中國附屬公司有一筆約1.43億元(含增值稅)的問題交易,因該月交易樣本與其他月份有別,涉及貨物亦未有如期送出。澳優已知悉有關問題,不會在該年業績上「入數」。
然而,澳優的問題越揭越多,因羅兵咸發現,除12月外,2011年1月至11月,同樣出現類似「報大數」情況。初步顯示,涉及金額達5,110萬元。同時,2011年全年澳優開出增值稅發票約2.36億元,佔全年已申報銷售額一半。
諷刺的是,除12月已確認「報大數」外,羅兵咸及澳優管理層,皆未能證實其餘月份的財務是否有問題,理由是「電腦不見了」。報告指,前行政總裁陳遠榮的手提電腦,或載有相關數據,但報稱在2012年5月被偷。陳遠榮在今年5月遭聯交所公開譴責,6月已經辭任。

歸咎前中國財務總監

其餘多個電腦相關證物同樣「離奇消失」。如前中國財務總監的電腦屬個人資產,但他已經在去年4月辭職,未能追查;該財務總監在公司的個人電腦,則已經被格式化(刪除所有資料)讓另一名員工使用。羅兵咸坦言,「如不受上述限制規限,其發現的結果可能有重大差異」。
報告把問題歸咎於前中國財務總監,指他主導多項資料篡改,但已經離職。澳優代表在今年4月,向內地公安局及財政廳報案。後者已受理案件,但公安局指事件不涉及挪用公司資產,不會展開調查。根據內地法案,如裁定罪名,企業最高罰款5萬元,負責人士則最高罰款2萬元,或失去會計師牌照。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