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爆發瘋狗症(台灣及內地稱「狂犬病」),到目前為止只發現野生鼬獾和錢鼠染病,此時農委會竟然準備做一個「實驗」:將台灣瘋狗症病痛注射到14隻比高犬身上,「以確認狗隻會否感染瘋狗症」。面對絕迹台灣52年的病毒突襲8縣30鄉鎮,不單全民恐慌,似乎連官方都嚇得不知所措,要做起這些毫無價值,反智之極的「應變措施」來。
另一邊廂,正打算到台灣打卡的朋友,心情完全不受影響。打風當日仍不惜輪候三小時機位,總之稍有空檔都要向夜市、溫泉或誠品勇往直前。「經過山區要小心啊。」最近有朋友打算搞環島單車團,對我的忠告不明所以。「瘋狗症?避開流浪狗就可以了吧?」不單去台灣的朋友要小心,其實身在香港,我們都應該重提這種致命疾病,作好心理準備。
瘋狗症突襲台灣,是1961年以來,首次發現動物帶有瘋狗症病毒。1947年,瘋狗症經由上海的貨輪入侵台灣,51年全台灣發生238宗瘋狗症病例,及後台灣花了十年時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宣告成功撲滅瘋狗症。相比四面環海的台灣,香港邊界和瘋狗症重災區廣東省接壤,每日大陸車船貨物進出口頻繁,雖說香港三十年未見病例,你認為我們面對的風險會比台灣低嗎?
1980年夏天,南中國出現瘋狗症疫潮,4月汕頭附近有18人死於瘋狗症。至10月4日,上水安圃村一名八歲男童被流浪狗咬傷,次日政府宣佈大埔至粉嶺成為危險區域,採取大規模捕捉流浪狗行動。除了靠近邊境地區出現多宗瘋狗病例,亦懷疑水上人家的狗隻從內地感染病毒後回港上岸。疫情爆發後兩個月,共有12人被感染的狗隻咬到,2人死亡。草木皆兵,政府大規模增聘人手替鄉村狗隻注射疫苗,也人道毀滅近三萬四千隻狗,疫情總算穩定下來。
中國每年的瘋狗症病例,只排名於印度之後,是惡名昭彰的「疫區」。無獨有偶,香港對上兩次分別在55及80年爆發瘋狗症,正好是大陸的兩次的疫情爆發(1955年近2,000宗、1980年近7,000宗)。近幾年中國大陸也正值瘋狗症高峯,顯示香港處於疫症入侵高危期,不容忽視。很多人以為盛夏有助病毒滋長,狗隻脾氣也大,過了夏天就好。的確,全世界普遍瘋狗症爆發在夏天,但中國的爆發峯在十至十一月秋冬時分,相信和中國食狗進補習慣有關。另外,幾年前有研究發現,2.3﹪的「肉狗」帶有瘋狗症病毒,無論屠宰或進食者都有風險,所以中國的高發病人口是四十至六十歲的男性,明顯不同於世界其他地區以小孩為主。猶幸香港人普遍戒除了吃狗陋習,否則威脅一定嚴重得多。
今次台灣的瘋狗症從何來?有基因測試顯示,台灣發現的病毒和中國大陸的基因相似,有說病毒可能是從大陸輸入。但基因測試也發現台灣瘋狗症發展成三個族群,當中也有類似菲律賓的病毒,所以亦有專家認為瘋狗症潛伏在島內一段長時間,只是到今年才曝光於人前而已。香港大部分土地都是郊野,野生動物比我們想像多得多,也有野生鼬獾、蝙蝠等瘋狗症宿主,病毒潛伏並非沒有可能。另外香港對寵物狗需求龐大,到目前仍然沒有售賣寵物狗的認證機制,不能確認狗隻來源,所以走私動物仍然是一大潛在問題,絕對是瘋狗症潛伏入境的一個漏洞。
對愛狗人士來說,瘋狗症這個中文名字着實難聽,原名「Rabies」源自拉丁文「瘋狂」的意思,與狗沒有關係,可是中文譯名衝着狗而來,引起了很多誤會。其實很多溫血動物,包括哺乳動物中的靈長目、食肉目、翼手目等動物,如浣熊、狐狸、狼、蝙蝠、馬等都有可能感染瘋狗症。而在台灣這次瘋狗症浪潮裏,雖然沒有狗隻被感染,但已引發大批流浪狗被捕捉,以及市民的棄養潮,政府的狗舍和領養機構面臨重大壓力,呼籲台灣民眾冷靜很困難,因為台灣民眾實在太久沒有面對這個致命病毒威脅。立於香港,我們都應該好好吸取台灣的教訓。
相戀54年!倪匡向全世界說:「到現在這麼多年,還是這麼深愛太太!」
你都想分享一點甜蜜?立即重溫今周《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