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荒謬,可正式宣佈已經超英趕美,達世界級的──低水準。在一件老師講粗口的「重案」大事上面,由發酵至不成比例地鬧大,簡直離奇過小說,好笑過棟篤。一個國際城市如巴倫紐,有否可能發生如此又娘又低B的城市劇情?假如一個紐約的老師仗義火起對警察講了粗口,奧巴馬會否要教育局寫個報告過佢歎,如此高姿態低智慧呢?笑死街坊。其實去討論「(老師)應否講粗口」都是多餘的,不過是粗口吧,大驚小怪的白雪公主們,請沒說過粗口的人來擲第一塊石頭,我怕要等到天荒。什麼也要看context(來龍去脈)吧。
一直人在外遊,幾星期在歐洲看香港的新聞這麼近那麼遠,但荒謬感依然奧斯卡。可能是「留些距離來凝望你眼神」的空間,反而讓人比活在咫尺看得更清晰。更加發現,個別荒謬事件和689糾纏簡直浪費生命,要費神,就找方法根治、治本。一個無信而處心積慮講僭建大話的人和一個因不義而爆粗的人,論喪風敗德,他有資格向人問責嗎?香港用了三個特首來告訴我們系統出了錯惹的禍,老懵董之後出貪曾再出689,制度不變,或是換湯不換藥,還會有千千萬萬令人反眼反胃反肚的689及誠信民望零分團隊,無限復活。三屆,一蟹鑊過一蟹。
也更加發現,面書的貼市、傳情、生動、立體。人在旅途,讓我感受到各式香港脈搏的,靠報紙和facebook。但面書裏有報章,報章裏沒有面書。今時今日,面書真的告訴你很多,很多資訊,很多情緒,很多生活。每個人,都有一份自己的「facebook日報」,長期更新,包羅萬象,你和每個朋友都同時是記者是作者更是讀者,在看也被看。面書上有金句有絮語,有感性有知性,有私人及公眾人物的花邊,有好買賣有聳人聽聞的消息,有照片有短片,有經典有無聊,天就是界線。每個人也是編輯老總,為自己的一份個人facebook daily內容負責,add friends如訂閱,如果朋友們質素高,視野闊,興趣廣,識見多,好奇強,美藝深,幽默佳,你的面書日報何患無喜寡趣?面書,也是世界剪報,我們全球都有朋友,便輯錄了世界在發生什麼、在乎什麼、感受什麼,快又新。譬如Angelina Jolie切除雙乳防癌的消息,是面書最先告訴我的,比香港任何報章雜誌要快很多,有報道有感想。你like了BBC、New Yorker,就收到他們的內容派送,你的地球村有多精多繁,看你如何篩選,福有攸歸。
本來,面書內容又多又雜,無章無路,有一切的真理和荒謬,但一旦出現一個大集體傾向和反應,就完全知悉廣泛民情。九萬幾人談林老師,就知不妙;九萬幾人說颱風,就知李氏力場故障;九萬幾人上載雙彩虹,就知香港有景;幾十萬人不滿689,面書上眾口一聲,根本是另類上街遊行。
曾經以為,面書不過負責把生活隙縫填滿,現在它已反客為主,變成生活重要部分。每天,人人主動用各式自製及摘來的內容把它填滿,你我一天有幾多頭條,幾多故事,幾多感知,幾多奇聞,幾多意外,幾多瑣碎,幾多情感,都一分一毫的存入了情緒銀行、生活銀行,交換情感、交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