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上看今年首辦的印度羽毛球聯賽(IBL),有點喜出望外,水準好,賣相亦好,氣氛拍得住超級系列賽。印度還不是甚麼羽毛球強國,但這個職業聯賽卻搞得有聲有色,值得分享一下。
為期只有3個星期的聯賽由6隊角逐,6張特許牌照(franchise)分到6個城市,比賽採主客雙循環制,每隊有12位球員,包括不超過4位外援。儘管沒有中國、南韓和日本球員,但外援名單依然稱得上星光熠熠。
李宗偉身價百萬
簽外援的方法很特別,要經過拍賣,價高者得,李宗偉身價最高,以13.5萬美元(約100萬港元)加盟「孟買大師」,香港的胡贇以5萬美元身價效力「班加節拍」,黃永棋亦以兩萬美元成為「德里殺球者」,其他外援球星還有丹麥的天妮鮑恩、尼爾遜、摩根臣,越南的阮天明,馬來西亞的陳文宏、古健傑,台灣的戴資穎,印尼的陶菲克等等。
發展一項運動,搞本土聯賽比主辦國際賽都重要,因為本土球員可以有更多參與機會,通過跟一級外援拍檔或者對陣,雖然短期合作難望有純熟的配合,但場上的實戰經驗仍然十分珍貴。
其實,一個健全的體育發展模式,必須建基於一個健康的本土比賽系統,足球亦一樣,我不認為一支有實力的代表隊可以獨立栽培,亦不相信集中香港精英參加國內聯賽是個長遠的出路。先不論中超或者中甲是否願意接受香港派隊,但即使願意,香港球員的新陳代謝又怎樣維持呢?一代人過後,下一代又怎樣成長呢?
我始終認為,做好本地的青訓和競賽系統才是正道,即將開鑼的新球季無疑將會面臨很多挑戰,但要衝出低谷,就必須作新嘗試,像印度人搞羽毛球。嘗試,不一定成功,但不嘗試,就難望突破。
李德能
有線足球評述員
相戀54年!倪匡向全世界說:「到現在這麼多年,還是這麼深愛太太!」
你都想分享一點甜蜜?立即重溫今周《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