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五十年:回顧

中文大學五十年:回顧

1963年
三所書院合併為香港中文大學,三所書院維持教學、行政獨立,各機構仍分散於香港市區。由經濟學家李卓敏為校長。
1966年
崇基學生會發表聲明反對加價。
1970年
三書院學生會極力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言。
1973年
聯合及新亞書院先後於72及73年遷入沙田馬料水。
1976年
香港立法局通過香港中文大學改制方案,書院權力移交大學中央。新亞書院數名校董會成員,包括錢穆、唐君毅等人集體辭職抗議。
1978年
馬臨教授接任中大校長。
1986年
逸夫書院成立,成為中大第四所成員書院,其校舍則於四年後落成。
1987年
高錕教授接任校長。
1988年
教育統籌委員會建議中大由四年改為三年學制,引起中大學生抗議。

1996年
李國章教授接任校長。

2001年
中大於東鐵大學站附近興建全港首間教學酒店。

2002年
金耀基教授接任大學校長,中大首次頒授榮譽院士。

2003年
中大成功找出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源頭。

2004年
劉遵義教授接任校長。
2007年
繼晨興及善衡書院,再建敬文書院、伍宜孫及和聲書院,一共九所書院。

2009年
前校長高錕教授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為第一位擁有香港身份的諾貝爾獎得主。

2010年
「亞洲英雄」沈祖堯教授擔任中文大學校長。
同年中大校方指大學堅守「政治中立」的原則,拒絕擺放民主女神像,學生抗議,最後女神像成功落戶。

部份相片由中大崇基學院提供

相戀54年!倪匡向全世界說:「到現在這麼多年,還是這麼深愛太太!」
你都想分享一點甜蜜?立即重溫今周《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