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島西區是香港最早期發展的地區,是匯聚歷史及文化的區域。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學系近日完成一項「西區海濱概念性總體規劃」,建議在西區海濱設置本港的新地標「香港海港西大門」,沿海濱設置碼頭區、碼頭內港區及新海旁區,讓公眾享用海濱,又在現時碼頭毗鄰的防波堤上興建一座瞭望塔,作為象徵香港的地標建築。
記者:蔡建豪
政府近年一直改善維港兩岸的海濱設施,西區海濱概念性總體規劃是中西區區議會與港大合作進行,整個規劃範圍涵蓋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西環公眾貨物裝卸區,以至目前堅尼地城海濱及周邊土地,整個海岸線長達2,400米,面積達6公頃。
一億元活化碼頭部份區域
領導計劃的港大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講座教授葉嘉安表示,港鐵西港島線即將通車,正是一個活化西區的最好機遇。海港西大門集改善海港視野、海濱通道、保育及活化文化及歷史古蹟,以及締造嶄新旅遊景點等理念,演化成三個主題小區。
葉嘉安指出,紐約自由神像、悉尼歌劇院及新加坡魚尾獅身像,都是令人一見即意會是那裏的地標建築。他認為目前西區海濱對開的防波堤是構建類似香港地標的最佳地點,而瞭望塔可眺望維港,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海港西大門原則上可於明年起分階段展開,直到2020年全數完成,葉嘉安承認整個建議目前未有考慮建設成本等問題,仍有待與政府商討,也要獲立法會撥款,最重要是先制訂一個長遠規劃方案,才能切實與政府及市民進行討論。
政府已原則上同意將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外的四個碼頭,交給中西區區議會管理,並獲社區重點項目基金撥款一億元資助活化碼頭部份區域。
區議會正與副食品批發市場的商販商討,希望仿效日本築地的模式運作,讓遊客在碼頭觀賞維港景色之餘,順道在副食品市場消費。不過,由於副食品批發商販主要是在深宵營運,要擴充日間零售運作仍有待商討。
相戀54年!倪匡向全世界說:「到現在這麼多年,還是這麼深愛太太!」
你都想分享一點甜蜜?立即重溫今周《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