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200人來港升小一  新制僅供900學額 跨境童八校網難紓困

今年3,200人來港升小一  新制僅供900學額 
跨境童八校網難紓困

【本報訊】教育局昨正式公佈2014年以後設立新校網,供居於內地的港童選擇。新推出的八個跨境學童校網,區內每校必須每班撥出2個學額,預計有約900個學額供內地港童,但議員批評學額不足以解決北區家長撲學位問題。
記者:彭美芳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出席北區家長座談會,就小一入學講解新安排,昨有約60人出席,包括小學校長、幼稚園校長、家教會及幼稚園家長等。吳克儉在會後指,根據2013年小一入學的選校過程,有3,200名小一跨境童將於9月來港上學,其中1,700人到北區升學,教育局補充,約400人往大埔,約600人到屯門,而元朗學童佔600名。
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昨日解釋新措施,除了第一階段的自行分配學額程序不受影響,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中,居於內地的學童因無地址,故不被分配某校網,他們可以在北區、屯門、元朗等地區的八個校網中選校。這批學校有116所,現時提供433班,每校必須每班撥出2個學額,即提供約900個學額。

被轟將問題擴散至其他區

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陳紹鴻認為,長遠仍要增加北區學額:「有啲隨機號碼,到時唔係太理想,有機會派到比較遠嘅學校,因為北區真係唔夠學額,要向大埔、元朗一路伸展出去。」他質疑每校每班2個學額未能應付需求。家住深圳福田區的韓先生昨出席座談會,為其5歲女兒明年報讀香港小學作準備。他指由寓所到上水上學需個多小時,不希望被派到更偏遠地區。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今年9月已有約3,200名跨境小一生來港,相信900個學額不能解決北區入學的壓力。早前東涌、馬鞍山學校有意自願提供跨境學額,他促請教育局提供額外支援,吸引更多學校自願提供學額。民主黨批評教育局只將問題擴散至其他地區,建議復建村校。

相戀54年!倪匡向全世界說:「到現在這麼多年,還是這麼深愛太太!」
你都想分享一點甜蜜?立即重溫今周《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