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修訂《商品說明條例》生效近一個月海關首次有拘捕行動。截至8月12日海關接獲290宗投訴,並主動出擊放蛇,偵破三宗涉嫌以斤代両來隱藏貨品價錢的案件,拘捕7名女子,包括檔販和扮顧客的「媒」,眾人已獲准保釋,案件仍在調查。同時執行新修訂的通訊局至本月13日,則收到49宗查詢,及11宗投訴。
海關消費者保障科(二)總貿易管制主任邱鳳美稱,新修訂《商品說明條例》7月19日生效後展開行動,偵破三個流動檔,涉嫌以「誤導性遺漏」的不良營商手法出售乾鮑魚和花旗參;有關罪行違者最高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
海關在行動中拘捕7名42至59歲女子,3人為檔販,4人則做「媒」扮揀貨或買貨,令人以為貨品很受歡迎。1人持雙程證,其餘為港人。行動中共撿獲約40.9斤乾鮑魚、18.7斤花旗參,總值約23萬元。
邱鳳美續稱,檔口位於旺角和油麻地遊客區,以內地遊客、華僑或長者為目標;貨品的真正計量單位為両,但故意將價錢牌隱藏或以不清晰方式展示,當客人詢問貨價時,檔販含糊稱280元,略去計量單位,令客人誤以為280元一斤。若再問幾錢斤,店員便取巧地稱「香港一斤16両,大陸得10両咋」,令遊客覺得好抵。
美博展商步步為營
她說,有客人透過碌卡付款後,沒即時查核支付金額,及至回家甚至收到月結單才發覺被騙;投訴涉及金額由數千元至逾萬元不等。
「以往舊的商品說明條例對付唔到佢哋」,她說今次因應新例主動出擊。2009年至今,海關共接獲33宗涉及流動鮑魚檔的投訴。
海關昨也派員巡查美食博覽,展商多避免用最低價等字眼,金蘭售完1元鮑魚也快速貼出售罄字眼,以免因名過於實而違例。
場內也有疑似違例個案,如賣餅乾的European在攤位貼滿「100元任選10件」海報,但原來並不包所有貨品;另一展商的蟲草花湯麵海報,以滿載冬菇等的熟麵招徠,但實際賣的只是淨麵餅,卻沒在海報說明。
相戀54年!倪匡向全世界說:「到現在這麼多年,還是這麼深愛太太!」
你都想分享一點甜蜜?立即重溫今周《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