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研究院物理學家Duncan Watts曾在其暢銷書Small Worlds:The Dynamics of Networks between Order and Randomness中描繪了一個現象:如將美國所有電影演員的合作情况組成一個巨大網絡(比如演員甲、乙、丙曾共同出演一部電影,那麽甲、乙、丙就構成了一個網絡),一個飾演配角見長的演員Kevin Bacon,因曾和眾多演員合演電影而成為該網絡中最「重要」的人:兩個看似毫不相關且文化時代風格差異巨大的演員,也可能因為曾和Bacon合作而變得距離很近。
兩周前入境香港的內地「氣功大師」王林似乎也扮演着這樣一個角色。之前網友公佈了一組王林和若干政要商人明星照片,從前鐵道部長、影壇新人、乃至前香港特首曾蔭權。如果這組照片是真的,那麽曾前特首和鋃鐺入獄的劉志軍之間原來只隔着一個「空盆變蛇」的「大師」而已。網絡科學(network science)把王林這類人叫做「接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高者,他們與三教九流都相識,牽線搭橋僅是舉手之勞。比如,據報王林就曾經引介江西本地商人鄒勇給原鐵道部長劉志軍相識以推廣其商業項目。
人們如果要通過「本職」之外的人或場所拓展社會資本,就需要這類居於網絡「中心」的人物。古羅馬時期的澡堂主人就為貴族建立朋黨提供場所;陳毅、鄧小平則曾通過下棋、打橋牌等方式結交「名士」。當代政要的高爾夫社交更是屢見不鮮。這麽說來,王林會些氣功把戲和心理暗示、說幾句吉祥話結交政經名人,似乎並沒有多麽大逆不道。氣功、紅酒、雪茄、遊艇,各有所愛,很難說其中一者比另一者更「高尚」。
因此,當下官方和民眾對王林的關注議論和憤怒譴責,並非因其疑似行騙、或因其把戲實在過份拙劣,而是因為:當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官場政要捲入到風花雪月和怪力亂神的網絡之中,民眾對政治體制的不信任進一步加强,當局統治合法性危機也越發暴露。當今中國內地這類「灰色地帶」隱秘社會網絡,為權貴之間交換利益提供了避風港。這類人物或組織包括高准入門檻的小眾會員組織(遊艇、高爾夫、奢侈品、古玩、珠寶鑑賞)乃至早前上海法官集體嫖娼、官員喝人奶這類無奇不有的事件中,為官員提供服務的利益集團。中共喉舌媒體《人民日報》則使用了另一種敍事框架:呼籲官員回歸「馬列主義信仰」,並指王林之流「是某些官員的精神鴉片……同時也是窺探某些官員內心貪婪無度、心靈醜陋的一面鏡子。」或許這側面反應了王大師入境香港並以「斯諾登」自居的原因:他們倆都掌握了太多不能說的秘密。
王林的出現倒是為發現高級官商之間的隱秘網絡和人際關係、提供了一點新的壠示。曾有學者發展出「Bacon指數」(Bacon index),如演員A若和Bacon合演,則其「Bacon指數」是1;若另一演員B沒有和Bacon合演、但曾和A合演,那其Bacon指數就是2。或許有志者可以發展出一個中港政經藝名流的「王林指數」──而或許這正是「不問蒼生問鬼神」的當代註腳。
張昕之
自由撰稿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