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了整整12小時的八號風球,在午後1時40分落下,朝九晚五的白領邊趕車,邊詛咒天文台不多待20分鐘才改掛三號風球。但昨天港股全日休市,不少打工仔也多了半天或一天假期,網民紛指尤特成功「破場」,反映首富確實撤資。
這些是戲言,但內地財經雜誌《21世紀商業評論》網站前日一篇署名文章,分析李嘉誠賣百佳,卻可圈可點。
文章以頗搶眼球的「李嘉誠『脫港入歐』:因為他玩不轉未來的政治」為題,更將和黃計劃出售百佳,跟英資怡和九七前退出香港相提並論,形容是香港「一個時代的終結」。
文章分析,李嘉誠雖是香港華資商人代表人物,在香港、內地都有深厚人脈,但他應該明白,在內地的角度「他不過是個民營企業家」。在內地最賺錢的是壟斷性行業,龍頭都是國企,它們均想進佔香港市場。「五星旗下,國企要進佔的陣地,民營企業家的去向都有着清晰的軌跡」,李嘉誠「脫港入歐」的發展策略,顯示他判斷其擁有壟斷地位的商業王國,在未來香港的政經版圖不再佔據主要位置,若遲早離場,不如早點趁高價拋棄資產。
類似拆局,香港不是沒人提過,但內地媒體也有此觀察,就值得留意,尤其文中一段「在這樣的格局下回顧去年的特首選舉,將不難明白梁唐之爭不過是兩個板塊在香港的一次先禮後兵式的接觸,連較量都算不上。改朝換代風雨欲來,李氏父子定下的歐洲策略,當屬上策。」
近日很多人談論「黑金政治」。這個政權的板塊,除了留意黑,還有金。連內地傳媒都發出「風雨欲來」的警告,大家除熱議熱帶氣旋的動向外,也要多關注李氏力場失效的啟示。
陳沛敏
記者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