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近日來連篇累牘地在報刊上發表文章,意在配合宣傳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上月中旬出席立法會午宴時發表的有關香港普選的立場。然而,其中有幾篇文章令人十分眼熟,與之前其他報刊署名「孟樓」的文章題目、論點、結構、措辭都十分接近,很多段落甚至完全一致,比如:
1.郝鐵川:《論中國憲法與香港基本法的關係》
—明報2013-07-24
孟 樓:《香港社會負有行動上不違反中國憲法的義務》
—成報 2013-04-11
2.郝鐵川:《中央對港的管制權是虛構嗎?》
—新報2013-07-29
孟 樓:《中央對港管制權是虛構?》
—信報2013-04-20
3.郝鐵川:《中國非聯邦制 香港無次主權》
—經濟日報 2013-08-07
孟 樓:《香港社會在高度自治問題上的認識誤區》
—成報2013-05-01
「孟樓」是誰?除了公開看到的「成報亞洲智庫高級研究員」、「資深時事評論員」以外,其他背景不太清楚。郝、孟上述文章的高度一致,曾使讀者懷疑「孟樓」是否就是郝鐵川的筆名。喬曉陽在3月24日與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座談的講話中曾提及,3月19日有一位學者在報上發表文章講「把『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解釋為『初選』或『篩選』,不是基本法的觀點,徒生爭拗」,這篇文章可謂是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代表作。喬曉陽表揚的這位「學者」就是「孟樓」,隨後《成報》沾沾自喜地刊文稱「喬曉陽講話稱讚本報孟樓文章」。如果郝鐵川就是「孟樓」,喬曉陽不至於會如此蒙在鼓裏,郝鐵川也不至於要這樣去欺瞞上級吧?剛剛結束的香港書展上,郝鐵川推出了自己的新作《香港基本法爭議問題述評》,其中提到感謝「孟樓女士」幫助提供本書的有關資料,可以證明「孟樓」確非郝鐵川本人,那麽他抄襲「孟樓」的文章就毋庸置疑了。
讀者還是難以理解:不計官職,郝鐵川好歹也算是學界一名人:歷史學博士,身兼多間大學的教授,不至於要去抄襲一位不見經傳的時事評論員文章。不過,假定郝鐵川就是「孟樓」,他將遇到更大的麻煩。因為「孟樓」發表的大量文章,雖然主調都是親中觀點,但其中有些文章卻在批評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若實際執筆人是郝鐵川,他將面臨「對中央不忠」、「干涉特區政府執政」的指摘。
例如「孟樓」在一篇《香港管治何以困難 劉兆佳言猶未盡》文章中,除了表示同意劉對特區政府的批評以外,還「補充」了自己的觀點:認為目前特區管治困難,表現為「各方都是『摸着石頭過河』。中央先是『不作為』,後來想作為,前後態度變化,讓人頓生疑竇;特區政府和社會對『一國』和『兩制』如何相處,渾然不知。香港多元中的共識——《基本法》,內容千瘡百孔,造成有法難依。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如何達致普選?行政如何主導?」其原因有:特區政府管治能力不如人意,政府高官决策、應變、服務的能力差;愛國人士方面的政治人才稀缺;多數港人愛國不愛黨;內地的民主法治人權現狀,難以消除港人疑慮,獲取港人信任;中央和特區政府在教育上嚴重失誤等等。
抄襲屬於個人品德問題,「對中央不忠、干涉特區政府執政」卻屬於政治錯誤,兩害相權取其輕,讀者寧願相信郝部長只是涉嫌抄襲而已。至於完全的真相,就只有郝部長自己才能解釋了。
楊鴻
自由撰稿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