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港甲快將展開,足總按「鳳凰計劃」規定,今季各甲組隊要有5支青年梯隊,可是康文署未能為足總提供足夠場地,被迫出現「唔練波照比賽」的怪現象,完全凸顯政府的體育政策未能配合及推動職業足球發展的嚴重問題。記者:曾雁平
「港職聯」下個球季才登場,但「鳳凰計劃」要求各甲組隊今季各自要有13、14、15、16及18歲青年軍,加上預備組及甲組,即每間甲組球會要養7支球隊,數量是歷來最多,惟部份球會連甲組隊的訓練場也不足夠;像東方沙龍季初試過一星期只得4節訓練時間,要教練自行上網與公眾鬥快訂場;各梯隊訓練更離譜到要去硬地球場,或被安排在運動場邊跑步,亦有球隊要求青年軍教練自行解決場地問題,個別球隊選擇與其他總會合作,如愉園便向欖總租用京士柏運動場訓練。
盲抄日韓青訓模式
對於場地不足問題,足總解釋每年康文署分配場地有限定節數,再由足總將配額分租給各屬會,可是近年各區議會增設青苗及區隊,但配額維持不變,自然出現僧多粥少情況,目前僅少數球隊青年軍可租到下午4時至8時的黃金時間訓練。
近季不少甲組隊如太陽飛馬、橫濱FC(香港)及晨曦都加強青訓,希望培育更多球員,可是他們每次向足總查詢分配場地安排,都得不到答案。足總發言人承認球場配額不可能滿足所有甲組青年軍訓練需要,更大問題是至今仍未有足夠場地供今季新增的青年組別賽事使用。
流浪總監李輝立表示,梯隊多不代表好:「流浪搞青訓逾20年,知道香港足球情況,首先現時踢波的年輕人比以往少,小朋友亦早已加入足球學校受訓,因此根本沒足夠球員滿足各梯隊,勉強搞多幾隊,實力變得參差,賽事競爭性不高。」李輝立指出,足總技術部高層早前在甲組會上表明,日本與南韓以這梯隊方式搞青訓能夠成功,不明香港為何做不到。對於足總新安排,李輝立氣憤地說:「盲目追求數字,簡直不切實際。」
流浪李輝立呻:嘥氣
「鳳凰計劃」推行至今,足總聘請大批職員,只是到今天能受惠於甲組球會的措施近乎零,李輝立補充:「我知道場地問題上,足總是無能為力,只是計劃實行後,無法向有關部門爭取到更多場地配額,那怎樣搞好及推動足運,全部嘥氣。」
康文署發言人接受查詢,就甲組球隊場地不足問題作出回應:「康文署除預留場地配額給足總及區議會使用外,亦需要照顧其他人士的需要,如足總有需要租用更多球場,可向署方提出申請。」
球隊有say:「自己上網租場」
「我們有7隊青年軍,但每星期只獲足總配得一個球場給青年軍操練,這個數量對青訓發展是完全唔足夠,其餘場地要靠自己上網租或向欖總租用京士柏球場,這可說是阻礙發展。」
陳志康(太陽飛馬教練、左圖)
「球場不足問題早已存在,但總有解決方法,如甲組隊周六有比賽,原先預租給甲組的訓練球場,便可供梯隊使用。」伍健(傑志領隊)
「重返甲組後只保留現有青年軍出戰足總青年賽事,隊內個別年輕球員除跟甲組隊訓練外,亦會在預備組上陣吸取經驗。」梁守志(東方總監)
「以往教深水埗,因為有區議會背景,還可以租用球場給青年軍操練,但很多甲組基本上沒另獲配場,要自己上網找;而甲組會已向足總反映,但至今無回應,不知怎樣搞青訓。」
李志堅(橫濱FC(香港)教練)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