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豐(494)最危險的關口總算捱過咗,如果一如管理層所言,美國品牌業務(LF USA)唔再爆鑊,公司全年要回復增長,似乎唔難,短期亦毋須再抽水。不過過咗呢關,集團未來增長動力喺邊?採購業務仲有冇得搞?這些才是利豐具體要說服投資者的問題。
利豐過去幾年忙住做deal,到底仲記唔記得應該點樣去經營一盤生意?去年轟動國際的孟加拉多宗嚴重工業意外,暴露出當地工人權益被剝削的問題:如工資過低、工廠違規建築,甚至連火警鐘響,工人都被要求繼續留守車衫。
利豐曾向出事工廠進行採購,海迪聽利豐員工講,呢件事搞到利豐一身蟻,因為公司在選取供應商時,內部應該有一系列安全指引要跟從,如果真係按規矩辦事,呢啲血汗工廠根本無可能入到利豐的供應商名單。
上周《New York Times》做咗篇報道,詳細講解利豐近年和世界各地血汗工廠的關係,非常值得細讀。據報道,去年11月孟加拉工廠發生逾百人死亡的致命火災後,今年4月大批零售商坐低開會,研究成立基金賠償畀死傷者家屬。多名美國客戶拒絕注資,最後是作為代理人的利豐負責埋單,每位賠償,僅1,200美金。
有熟悉利豐的友人向海迪透露,利豐近日與其他美國零售商共同成立一個組織,負責調查孟加拉每一間他們有份採用的工廠。據講利豐派出的代表,竟是去年因LF USA爆鑊、而被撤職的前總裁Richard Darling。有咩啟示?大家自行解讀吧。
海迪
講電影變講國情,阿澤彭導最後一星期做嘉賓,
未睇?即上《亂噏24》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