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部考慮內地設立官小,讓單非、雙非或港人子弟就讀,減跨境人潮。全國人大代表田北辰今年3月向中央提案,促授權本港教育局於深圳建香港官小,國家教育部回覆會研究可行性。
田北辰指,港童和內地居住的雙非、單非童一同競爭北區學額,區內學校已不勝負荷,建議教育部授權予香港教育局於深圳成立官小。日前,教育部表示會研究在深圳、廣州開辦香港官小的可行性,由教育局和廣東省教育廳、深圳市教育局協商。教育局亦證實深港兩地教育部門,會檢視深圳推行港人子弟學校及港人子弟班的試行計劃的發展,亦會考慮其他建議的可行性。
銜接香港中一
田根據上學年小一申請的經驗,指6,749名內地生活學童每天跨境來港上學,最近邊境的北區小一學額上學年出現供不應求的問題。他建議在深圳落馬洲地區設立香港官小,提供香港教師及教材,考試制度和香港一樣,並不需要接受愛國教育「思想道德課」,可參加派位制,畢業後直接銜接香港中一。
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服務總監張玉清指,現有的港人子弟學校,雖然使用香港教材,但老師、校長等由內地人擔任,不是正宗的香港學校,擔心未能銜接本港中學,故家長寧願子女跨區上學。
明年小一入學,將於下月開始接受申請,所有在2008年出生的兒童合資格,當時有78,822 名新生嬰兒,扣除45,257名本地港童,雙非童有25,269人,單非童有7,228人。教育局將於本周公佈新的小一校網,分散跨境童對北區學校的需求。沙田區小學校長會主席吳信昌指,教育局已諮詢馬鞍山小學,了解他們取錄跨境學童的意向。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