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隆中對:儲局形同破產 - 楊衛隆

新隆中對:儲局形同破產 - 楊衛隆

美國聯儲局不願意加息,是因為量寬(QE)已經騎虎難下。聯儲局不是政府部門,甚至不是公營機構,只是私人銀行。
聯儲局的QE就是用美元買美債,推高國債價格,當國債利率低無可低,國債價格就是摸頂。聯儲局在國債價格摸頂時,堅持每月買債850億美元,完全不合乎商業原則。

單月輸1.2萬億

今年5月,聯儲局只是講一講退市,實質利率上升,推高國債利率。10年期國債利率由5月2日的1.63厘,升至7月5日的2.74厘。
國債利率上升,價格就會下跌,債息每上升1個基點,美國聯儲局就要損失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
單是5月份,國債利率上升半厘,聯儲局的3.2萬億美元投資組合,賬面損失已達1,550億美元(約1.2萬億港元)。聯儲局的總資本只有550億美元,換句話說,單是5月份的一個月,聯儲局的虧蝕已達到總資本額的3倍。
如果聯儲局要將資產用市值入賬及計算損失,今年5月,聯儲局已經破產。聯儲局只是持有美國國債的15%,外國的中央銀行和主權財富基金持有美國國債一半。可想而知,中國和日本的損失有多大。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亞洲國家大量買入美債作為外匯儲備,企圖以美債作為捍衞本國貨幣的本錢。可惜,這做法引來美國國會和聯儲局垂涎。
美國國會要維持龐大財政赤字,當然要找人為赤字埋單,聯儲局要將資金注入銀行體系,這些錢也要有個來源。既然亞洲各國大量買入美債,美國也大量買債,一方面令到美元貶值,另一方面,可以幾乎不必支付新發國債的利息。

楊衛隆
金融海嘯系列作者
本欄逢周四刊出

講電影變講國情,阿澤彭導最後一星期做嘉賓,
未睇?即上《亂噏24》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