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恒指的走勢分析,筆者7月25日在本欄指出: 「恒指7月23日急升498點(2.3%),收報21915。以形態分析,恒指小型『頭肩底』的量度上升目標為22560。 以波浪理論分析:第一個數浪方式,港股正處(x)浪內e浪的反彈過程,e浪見頂後,恒指將會急跌。第二個數浪式方式,(IV)浪以三角形運行,並已在19426走畢全程,恒指可能邁向新高。」
債息不可能長期低企
恒指8月13日最高見22563,升抵頭肩底的量度上升目標。究竟上述兩個數浪方式,哪一個會成為事實,有待進一步觀察。 詳細分析及圖表,可見筆者8月14日在個人微博發表的《恒指上升目標22560》( http://blog.sina.com.cn/u/2927413140)。
上星期本欄發表評論:《美股快見頂將狂跌》,當時筆者指出:「美股由2009年3月9日回升以來,成交量不振,是典型的(B)浪反彈,見頂之後,(C)浪將會帶領美股狂跌。由2013年6月24日開始的第(5)浪已接近尾聲,5浪一旦見頂,整個(B)浪反彈可能告終。 」
過去幾日,美股仍然在高位徘徊,成交疏落,尚未確認已經見頂。根據長期熊市期內美國總統大選後一年的季節性周期分析,美股極有可能在8月份見頂。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投資市場的鐘擺效應,投資者的情緒,往往在極度悲觀及極度樂觀之間擺動,造成價格在上下兩個極端之間跳動。
美國30年國債孳息率在1981年第4季升至歷史高峰14.68厘,2012年第3季下跌至2.45厘的極低水平。2013年8月13日收市價3.76厘,已由低位回升53%。以鐘擺效應分析,債券利率不可能長期企於低位。
事實上,聯儲局在1913年創立,至2008年的95年內累積持有的資產共9,000億美元。金融海嘯爆發之後,為了拯救華爾街及瀕臨陷入蕭條的經濟,狂印鈔票,總資產現已超過3.5萬億美元,5年之內暴增300%。與資本550億美元比較,聯儲局的槓桿比率超過60倍,比雷曼破產前的比率30倍更高。最近美國10年國債孳息率上升100點子,聯儲局持有的債券賬面損失約為2,000億美元,技術上,聯儲局已經資不抵債。
儲局資不抵債 難放水
美國總負債(政府、企業及個人合計)在1970年代與GDP相若,但兩者的距離越來越遠(見圖)。2007年至今,美國實質GDP增加5,000億美元,但總負債則狂升6萬億美元,這個趨勢不可能持續下去。
聯儲局現任主席伯南克將於2014年1月卸任,聯儲局量化寬鬆政策始終要停止,屆時利率可能回復正常,或升至超高水平,金融市場難免波濤洶湧。
總結:美股由2009年3月開始的反彈即將完結,投資者必須密切留意確實的轉向訊號。
免責聲明:以上分析,只供參考,投資買賣,必須審慎。
許沂光
圖表分析員
本欄逢周四刊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