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角膜移植病人平均輪候兩至三年,才能等到遺體角膜做手術,輪候期間病情隨時轉差。養和醫院最近引入嶄新的波士頓人工角膜技術,適合角膜嚴重受創的病人,新手術更無排斥風險。病人亦可選擇申請美國的遺體角膜,將輪候時間縮短至少於一個月。
該院眼科專科醫生鄭澤鈞表示,波士頓人工角膜由清晰的弧狀塑膠(PMMA)製成,與眼球組織的相容性高,加上由遺體角膜作接駁,故無排斥風險。適合曾進行傳統角膜手術失敗、角膜嚴重創傷如曾被化學品灼傷,或史蒂芬強森症等免疫病患者使用。上述病人佔整體角膜移植約一成。
須終身戴特製隱形眼鏡
新手術約有2%感染風險及約有4%青光眼風險,病人術後要終生戴特製隱形眼鏡及使用抗生素,減低發炎風險。鄭澤鈞指出,人工角膜要從美國訂做特製鏡片,加上限期僅一年,過往較難配合病人在本地輪候遺體角膜的時間。自從該院去年8月起於美國申請角膜後,病人輪候當地遺體角膜時間大減,取得角膜後可隨時進行手術,故今年4月完成首宗手術,為首間進行人工角膜手術的私家醫院。
首名接受手術的患者是50多歲的內地人周先生,20多年前患上史蒂芬強森症,致全身尤其眼部黏膜發炎,07年左眼幾乎失去視力,曾在內地進行遺體角膜移植手術,但無法改善病情。接受新手術後,他左眼已恢復視力,現可看電視、上網,稍後計劃為右眼進行新手術。
本港目前約有500名病人輪候角膜捐贈。病人如申請美國眼庫的角膜,費用為2萬港元,比本地眼庫約6,000元收費為高。養和醫院的波士頓人工角膜手術收費約20萬港元。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