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縱橫政經界的利國偉,曾任教統會主席及中大校董會主席,受命改革大學學制「四改三」,對本地大學教育影響深遠,當年反對「四改三」的中大舊生坦言對他印象不太好,認為他未有捍衞中大堅持獨立自主學制的核心價值。
利國偉1963年有份創辦中大,82年出任中大校董會主席,97年榮休後任榮譽校董。生前曾捐助中大建法律圖書館、善衡書院利國偉堂及崇基書院利樹培堂等,並出資成立獎學金。
熱心教育的利國偉曾表示,88年身兼教統會主席及中大校董會主席,雙重身份推動大學學制「四改三」有角色衝突「最難做」。他形容自己是「居中折衷」,盡量平衡政府立場及學生的反對聲音,可是「大局要改」,也無法抵擋要推行改制。
掀抗爭4,000學生罷課
時任中大代表會主席的蔡耀昌,當年發起「四不改三」校園抗爭運動,曾到遮打花園靜坐抗議,又組織4,000名學生集體罷課;他說學生最不滿利國偉沒有捍衞中大自主的核心價值。他直言對利的印象不太好,「當時連校長高錕都反對,但佢(利國偉)好明顯係幫政府,冇認真睇老師同學生嘅立場」。雖然利國偉不時捐助中大,「但學術機構唔只係鬥捐錢捐得多,做得校董應該要捍衞學校利益,大學四年制(學生)有多啲時間分配畀主修以外,先有可能做到完人教育」。
曾與利國偉共事的中大校長沈祖堯,盛讚利國偉是「非常偉大的領袖和中大的支持者,由中大籌建至創校,一直扶植大學成長」,並將中大的成就歸功於利國偉「高瞻遠矚的規劃和細心灌溉」。回歸後本地大學「三改四」,曾說「四改三」牽涉政治的利國偉,相信早看透學制「改三改四」背後的政治角力了。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