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界東北,至今寸步難行,主因係陳茂波局長在申報利益時,論盡到極,給反對派咬住不放:每次佢講新界東北,反對人士就同佢講「家人買農地」,完全浪費時間,不過要佢走人亦難咯喎,特區政府明知冇人肯自討苦吃,走入最熱嘅發展局廚房,想換都搵唔到人,梁振英如仍有管治權威剩低嘅話,為咗發展新界東北,應該諗諗將現時官員調一調,例如將邱騰華調任環境局長,佢一上陣就識得怎樣去推動堆填區及焚化爐啦,黃錦星係建築師,點睇都應該識土地發展如何配合環境生態嘛,調做發展局長,唔通會差過陳茂波?至於波哥,係梁振英親信/死士,調返特首辦公室做主任,好似現時主任邱騰華咁,閂埋門唔使見大眾,咪唔使惹火囉。如此調動,對各局長嘅運作,滋擾最少,無礙施政,應該有得諗。
八月五日蘋果劉細良專欄談「政治.專業.何建宗」,內有提及曾蔭權在八十年代初擔任沙田政務專員時,發展沙田新市鎮如何有效率,「英人治理低調而專業,有一套制度云云……」劉細良在1984年入讀中大新亞歷史系,唔知有冇見到1976年以後港英政府在沙田拆寮屋,話拆就拆,邊度有今天之「不遷不拆,抗議滅村」嘅聲音呀!?今日之新城市廣場第四期,即宜家家居與康文署總部、排頭村外巴士站至寶福山一帶,原係一條原居民村,政府要收地,條村成條剷起,十分有效率,拆沙田墟起沙田中心、好運中心、新城市廣場、希爾頓中心等等,何曾有甚麼下區諮詢又諮詢十年?填平沙田海嚟起沙田第一城、瀝源邨、禾輋邨等,幾時有人講過海上河裏有珍貴蝦毛?
港英好似英明神武,其實係當年立法會議員全係委任,百分百保皇,無人會反對,區議會亦未有,聽民意就係政務專員與村代表,鄉紳開會吃飯,傳媒方面,個個聽話,華民政務司有權威,報紙社論從來係小罵大幫忙。呢啲條件今日仲邊度有呀?搵番曾蔭權做沙田政務專員咪一樣跪低,剩係區議會已可拖延發展工程幾個月至一年啦,如果七八十年代港英開發新界東北而留下沙田唔郁,沙田海今天那可能在地圖上消失了?三十幾年前嘅政務官未必真係好叻,佢地只係夠運,在一個香港人渴望追求發展追求住屋嘅年代做官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