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其實兩年前,易小玲的手術路上曾出現一個「機會」。一間韓國整容醫院主動聯絡她,到韓國接受下顎重建手術,但條件是必須成為該院的代言人,她考慮後,最後選擇繼續留港接受手術,「不過如果外國有更好嘅技術,我都希望試吓」。
養和醫院整容科主管金永強醫生表示重建下顎骨,是比較複雜和高風險的手術,「患者難以完全康復,有六成已經唔錯」。至於「植骨」出現枯萎,金說可能是血液循環有阻塞,令到養份去不到骨,「會有百分之五至八出現呢種(骨枯)情況」。
至於易小玲康復的機會有多大,金說要仔細觀察情況,看看用甚麼方法修補,「可從第二度攞骨,或加一啲鋼條或銻條嘅人工下顎,增加外形嘅觀感」。金又指香港矯形外科和口腔科專科醫生,都可做到重建下顎手術,而患者亦可選擇到美國,「機票加住院,大概40至50萬港元。」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