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誰來規管國資委? - 丘亦生

金融雲端:誰來規管國資委? - 丘亦生

中國聯通(762)上周五原定於收市後公佈中期業績,但冷不防被國務院國資委「無厘頭」提早公開,聯通成交立時急增,春江鴨乘機賺一筆。
董事長常小兵當日在業績會前見記者,就事件致歉,保證同樣的事件不再發生。由始至終,常總沒有承諾不把業績提早交到國資委,這個關鍵問題不解決,我依然感到不安。
聯通業績提早曝光,要追究的問題一大堆,例如聯通為何要預早向國資委提交敏感消息?國資委早市場多久獲取聯通的中期業績?國資委又有多少人知道有關消息,留下手指模?有沒有人外洩消息,藉此圖利?

聯通業績提早上繳 非個別事件

儘管國資委身為聯通大股東,也不等於有特權,早於市場得悉公司所有敏感消息。由港府任大股東的港鐵(066)管理層,只向董事會負責,沒有必要在公佈業績前,向大股東政府交代盈利數字。聯通與港鐵表面上,都是由政府持有的企業。但聯通董事會內的管理層,全是國資委的自己人。
常小兵一頂帽是中國聯通董事長,要向股東交代,另一頂帽是聯通的黨組書記,要向共產黨負責。三家電訊企業的領導層都是中共官員出身,常小兵的哪一頂帽較大,一睇就知;我思疑,聯通提前上繳敏感消息的問題,其實一直存在。只不過今次被國資委意外洩露,才凸顯問題所在。
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持有資產,尚有中移動(941)、中石油(857)、中海油(883)等巨型藍籌,若果這些上市公司業績、營運數據也全部經國資委預覽,國資委掌握的市場敏感消息,是以海量計。
掌握內幕消息又何止是國資委,工信部、財政部等部委的政策決定,隨時令股價急升急跌。這些消息價值不菲,又有誰來規管一眾官員利用消息獲利呢?
對於市場監管透明度較高的美國,其實也有同樣問題。我亦曾經在本欄提及,兩年前,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及其官員,曾經多次向對沖基金及大行經濟師放風,明示或暗示儲局未來的行動,例如次輪量化寬鬆措施等消息。
有國會議員也利用職務之便,借敏感消息圖利,組成智庫將「消息」當成政策分析,賣予對沖基金,更有甚者是落場炒股,有統計曾指國會議員炒股的平均戰績,比對沖基金還要好。在各方責難下,近月美國國會方通過法案,規管國會議員不可利用相關這些內幕消息牟利。

搶先奪敏感消息 似理所當然

但國會議員過去買賣股票獲利,也需要申報,讓外界監察其利益衡突的問題,中共官員的炒股成績如何?又有否利用消息獲取利益?這些「國家機密」,想查也查不了。
當然,中國也有嚴管內幕消息的時候。兩年前,路透社經常搶先在中國公佈官方經濟數據前,準確報道相關數據,料事如神的程度,令同行汗顏。在官方窮追猛打,終於揭發國家統計局辦公室秘書室前副主任孫振等人,一直向外洩露資料,他們被控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被判刑五年以上。
對於只許州官放火的中共來說,由其他人揭露官方數據,是無大無細的行為,絕對要嚴刑對付。但內地政府部門比市場提前得悉的敏感消息,對中共官員而至聯通管理層,卻可能視之為理所當然。
面對國資委等中共部門,證監會及港交所要堵塞監管漏洞,也不知從何堵起。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

講電影變講國情,阿澤彭導最後一星期做嘉賓,
未睇?即上《亂噏24》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