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內促成匯豐買恒生

一日內促成匯豐買恒生

【收購背後】
人稱「利Sir」的利國偉,與當年匯豐入股恒生有莫大關係,更可說是引入匯豐、且保留恒生(011)獨立營運的「鎖匙」。上世紀60年代時,本港有多家銀行擠提,1965年3月,恒生亦受謠言所困而陸續取消戶口,雖然匯豐已發表聲明對恒生作無限度支持,但至5月間,銀行存款仍然大幅流失,令銀行陷入資金週轉不靈的困局。當時,恒生創辦人何善衡要尋求白武士出手救助,便授權利國偉全權與匯豐談判,成就了今日恒生匯豐的母子關係。

助保持獨立 干預甚少

傳聞期時,恒生董事局決定了3個方案,包括把恒生清盤、接受美國大通銀行收購建議,或加入匯豐成為該集團成員。在決定加入匯豐集團旗下後,當時匯豐認為談判桌上關鍵,是恒生資產值多少及出售股權比例。
據利國偉自己透露,當年談判結果僅用了一天時間便完成,因雙方都沿用畢馬威會計師行,在核實賬目、估值及負債上一目了然,最後並達致恒生堅持的方案,即該行資產值1億元及出售51%權益,而非匯豐提出的6,700萬元資產估值及最少購入76%權益。
據悉,原本各執一詞的匯豐及恒生未能就資產值達成共識,利國偉即向在倫敦度假、時任匯豐主席桑達士作出游說,終成就了此單雙方滿意的交易。
稱為為雙方滿意交易,因恒生由地道的華資行,搖身變成英資銀行附屬機構。另外,由於恒生豐厚盈利貢獻,加上利Sir個人權威與匯豐信守承諾,過去數十年,匯豐由始至終,對恒生運作干預甚少。翻查舊日報紙,曾有匯控小股東大讚利國偉,指出當年匯豐以5,100萬元投資於恒生,但日後恒生為匯控賺回50億元,當時為2000年,今日恒生每年為匯控貢獻利潤就更非當時能比。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