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被喻為本港銀行界教父的利國偉爵士,上周六在沙田威爾斯醫院辭世,享年95歲,中大校長沈祖堯陪伴在側。終身情繫恒生的利國偉,83年協助制訂港元與美元掛鈎的聯匯政策,為本港金融發展史寫下里程碑。曾任港英政府行政局成員的他,先後獲前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及前總理朱鎔基接見。他自謙「讀得書少」,憑着「話到口中留半句,理從是處讓三分」的座右銘,一路走來,成為既不得失中英、亦能縱橫政經的殿堂級人馬。
情繫恒生縱橫政經界
利國偉是殖民地時期四大家族之一,利希慎的族人,1918年生於澳門,後來赴港就讀私塾,又在聖若瑟書院度過四年中學生涯,卻因中日戰爭爆發而輟學。「紅褲子」出身的利國偉,在銀行界60多年,創立多項豐功偉績。利Sir一生情繫恒生,於1946年加入恒生銀號(恒生銀行前身),於1960年出任董事,惟五年後遇上股災,流言中傷多家銀行擠提,恒生首當其衝。當時董事局決定出售股權與匯豐,時任董事長的何善衡委託中英文皆擅的利國偉全權負責,利國偉在股份數量和價格上與匯豐斡旋,終令恒生不致賤賣,奠定了利國偉於恒生的地位。
利國偉在1969年,倡導並推出恒生指數這世界知名的港股寒暑表。他於83年升任恒生執行董事長,同年以行政局議員身份,協助當時財爺彭勵治,制訂港元與美元掛鈎的聯匯政策,為本港金融發展史寫下里程碑,影響深遠。
1988年獲英女皇授勳的利國偉,既為殖民政府出謀獻策,亦支持中國發展。1984年利國偉,與鄧蓮如和行政局首席議員鍾士元,以兩局議員身份,向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表達港人對回歸的憂慮。有份採訪的商台新聞部前副總監蔡文堅憶述,代表團團長鍾士元,與鄧小平起初有「小磨擦」,會上的利國偉發言不多,「但利Sir一方面堅守港英行政局嘅尊嚴,另一方面亦支持回歸,所以好關心中國。」
利國偉於1994年,獲國務院委任為第三批「港事顧問」;同年,利國偉與何善衡、梁銶琚、何添等三名恒生董事成立「何梁何利基金會」,鼓勵內地科研發展,成立典禮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出席,逐一會見捐款人。利國偉亦於回歸後,獲特區政府頒發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
「最尊敬的金融界前輩」
關心年輕人的利國偉,除於1980年創立恒生商學院外,還在內地捐建學校。其家人透過恒生發表訃告,有關喪禮安排另行通告,恒生將今日起一連三天下半旗致哀。行政長官梁振英透過政府發公告,對利國偉辭世表示哀悼,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亦對利Sir離世深感難過,指對方是其「最尊敬的金融界前輩」。
講電影變講國情,阿澤彭導最後一星期做嘉賓,
未睇?即上《亂噏24》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