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意見】
對本地人民幣資金池規模,證券界及學者皆認同可以加大,身兼金發局成員的證券學會會長李細燕認為「越大越好」,為擴大資金管道,她贊同每人每日兌2萬元人幣的上限「應該開放」,市民更多「人仔」在手,「自然會諗投資出路」,選擇渠道增多,資金池及產品需求便順勢而起,至於一些低風險產品如國債類別,也可加快審批銷售。
關焯照贊同出現樽頸
人幣離岸中心在港已迅速發展一段時間,她指目前到了樽頸地帶亦屬理所當然,人幣流通性對離岸中心發展相當關鍵,為免市場「停滯喺度」,她希望有更多投資產品面世。負責統籌內地機遇小組旗下、證券經紀研究報告的李細燕亦說,正向各界別發出問卷,並收集業內意見。
經濟學家關焯照謂,「資金池永遠越大越好」,但過去半年人幣升速溫和,美國逐步退市,投資者可能轉向外圍股市尤其是科技股,「未來資金池增長進度未必理想」。他認同本港離岸業務,有「少許放緩」及出現樽頸地帶,須開拓更多人幣零售投資品種搞活市場。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亦指,本港離岸市場雖具優勢,但下一步須活化人幣運用程度,由一貫集中銀行存款、點心債及跨境貿易範疇,推展至其他投資領域。
企業發行人幣新股上市,因牽涉資金成本、流通性及市況考慮,她說不易形成,建議可將市場現有以美元、澳幣或日圓計價的環球股票,及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等,加入人幣計價類別,管理好匯率風險,便能方便及快捷滿足內地投資者,投放海外時對人幣元素的需要。
本地資金池升跌,與人幣升值直接掛鈎,年初至今人幣在岸價累計升約1.9%。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部大中華區執行董事王良享預期,全年人幣料溫和升值約2.6%,即年底時每美元約兌6.07人幣;上周五收報為6.123。
講電影變講國情,阿澤彭導最後一星期做嘉賓,
未睇?即上《亂噏24》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