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室外高5℃ 劏房戶熱到喊冇覺好瞓兼捱貴30%電費

比室外高5℃ 劏房戶熱到喊
冇覺好瞓兼捱貴30%電費

【本報訊】本港持續高溫天氣,居於劏房更是熱上加熱。世界綠色組織上月挑選數個環境較惡劣的劏房,進行溫度監測調查,結果發現在一個沒有發出「酷熱天氣警告」的下午,觀塘一戶劏房的氣溫也高達35.7℃,較天文台在該區氣象站錄得的室外環境溫度高出多達5℃。該會指全港約有21萬個家庭屬為省電不開冷氣的能源貧窮戶,長期「食難安、寢難眠」。
記者:蔡建豪 林社炳

劏房室溫高,住戶苦不堪言。

世界綠色組織自上月22日起,揀選了觀塘、旺角及大角嘴等數個環境較惡劣的劏房或板間房,安裝溫度監測儀,進行長達兩周的全天候量度溫度調查。調查合共收集到17,760個數據,與天文台當區氣象站同時間錄得的溫度比較。結果顯示,劏房內溫度日間一直處於高水平,至傍晚時段才稍回落,但入夜後隨家居電器用量頻繁,又會再上升約1℃。

21萬家庭能源貧窮

其中一個調查地點,是觀塘一僭建鐵皮屋內百呎劏房,上月30日下午4時,室內溫度錄得35.7℃,較同一時間天文台觀塘氣象站錄得的30.7℃,足足高出5℃。旺角及大角嘴的劏房同樣逾32度的高溫,室內溫度較室外分別高出5.3℃及4.7℃。
一家五口居於觀塘「熱爆」鐵皮劏房的張太,說到屋裏酷熱的情況時悲傷流淚。她表示,打開窗戶會將外間的路邊廢氣及熱風帶進室內,日間最佳「避暑」方法是帶孩子到附近的大型商場閒逛。張家目前每月要繳付600多元電費,為了節省不必要開支,她們會在睡前才開冷氣,但丈夫仍不時要抱着睡不安寧的孩子到街上唞氣,一家人惟有寄望盡快輪候到公屋。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表示,鐵皮屋日間吸熱,在對流差及欠通空的環境下,熱力在晚間也難以消散,直接令冷氣使用量更大。他指出,由於劏房是由業主安裝分錶計算租戶電費,多個劏房租戶的用電量加起來,令租戶要繳付高於市價30%的電費,劏房戶又不受惠於政府的電費補貼,負擔百上加斤。估計全港現時約有21萬個家庭屬能源貧窮戶,耗用逾10%的家庭收入在電費或其他能源開支方面。酷熱天氣下應盡量留在室內,但卻不適用於劏房戶,組織期望政府能為能源貧窮戶提供協助,減低他們經濟負擔。

劏房溫度監測結果

【觀 塘】
劏房錄得最高35.7℃
高出室外5℃

【旺 角】
劏房錄得最高33.9℃
高出室外5.3℃

【大角嘴】
劏房錄得最高32℃
高出室外4.7℃

資料來源:世界綠色組織

講電影變講國情,阿澤彭導最後一星期做嘉賓,
未睇?即上《亂噏24》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