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門大開:椰子石油 - 添馬男

中門大開:椰子石油 - 添馬男

每年暑假都係問責官員及政務官放假嘅時候,尤其不少政務官仔仔女女在英美念大學,借機會共聚天倫。政府公務員放假情緒滿溢,今年施政報告籌備就好緊張,因舊年搞到踢晒腳,初稿差不多唔用得,要重新再寫過,差不多搞到政府印務局趕唔切印。睇過初稿之官員發現689最新網誌,竟然翻炒初稿「樹上無椰子,地下無石油」一句,由此可見佢對當初自己大作畀公務員大筆大筆刪改,心有不甘,借機循環再用。

口號多 實質政策欠奉

其實任何一個普通AO或記者,一見到「樹上無椰子,地下無石油」呢種小學雞EPA教科書文字,都會失笑,但偏偏梁振英判斷力與別不同,甚至偏離主流社會。2003年老董末期,也出現類似病徵。當時董建華面對洶湧反對浪潮,仍認為不過是傳媒名咀嘴鼓動風潮而已,只要封咗名嘴個咪,一切矛盾便迎刃而解。建制派自九十年代一直用呢種懶惰藉口來欺騙北京中央,掩飾自己無能。
梁振英政權乃董建華延續,也繼承了呢種思維,諉過於人。其實任何政權先要思考核心執政綱領係乜,如果好似張志剛定性梁為建制改革派,便要拿出真正改革綱領來爭取公務員、政黨、商界及市民支持,而非空喊口號,將政治失敗諉過傳媒。要在香港定位自己為改革派,不外乎兩大座標,政治上革除少數政治特權,廢除功能組別及小圈子選特首,在問責制及人事任用路線上,起用中間溫和派。在公共財政方面,支持有所得再分配功能的政策,包括pay as you go的老人退休金、介入勞工市場、訂立標準工時、提高利得稅、減少個人薪俸稅等。
如果梁振英提出上述改革綱領,定位清晰,理應可爭取到中間派民意。但可惜一年來公眾根本見唔到改革綱領及實施方案,一味口號多、政治動作多、實質政策少,「建制改革派」形象不但建立唔到,甚至出現巨大落差。好似新界東北發展,由上屆政府傳統新巿鎮發展模式,改為公私合營,倒退回官商勾結模式。
今年份施政報告,如果仍然係空喊口號,成立N個委員會處理短、中、長期,方方面面深層次問題,公眾肯定喊打,梁之所謂改革,其空泛及浮誇將比董建華更甚。「樹上無椰子、地下無石油」一句,其實正好反映出佢自我感覺良好而脫離社會的處境。

添馬男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