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障毅行者 拗柴仍堅持 靠手語及WhatsApp溝通

殘障毅行者 拗柴仍堅持 
靠手語及WhatsApp溝通

【本報訊】樂施毅行者今年11月15日至17日舉行,合共1,200隊約4,800人參加。今年首次有視障人士及聽障人士組成的「猛龍隊」參與,隊員兼視障人士吳家麟指,儘管有隊員受訓期間拗柴及跌倒,也堅持上陣,冀將社會共融訊息帶給港人。
記者:梁麗兒

猛龍隊包括三名聽障、三名視障及六名健全人士,其中聽障人士為首次參賽。吳家麟昨在毅行者簡介會上稱,聽障及視障人士組隊合作,主要靠手語、手機應用程式WhatsApp溝通。隊員曾在馬拉松比賽中合作,已有一定默契。

每年平均10至12人入院

隊伍今年4月開始訓練,每周會行山、跑步及行樓梯。因看不到賽道,吳家麟曾試過跣倒,另有隊員拗柴受傷要停止訓練,但無阻隊員參賽決心。吳2010年曾參與毅行者,吸取該次經驗,會更有策略參賽,如早段較崎嶇路程,以穩陣步速應對,後段因較平坦可加快步伐。猛龍隊目標30小時內挑戰百公里賽道。
伊利沙伯醫院急症部門副顧問醫生周志偉指出,參加者多因訓練或裝備不足致受傷,包括肌肉扭傷、擦傷、膝痛及腳部生水泡等。每年平均有10至12人因跌倒、休克或心臟病送院,大多情況輕微。
他提醒參加者要準備充足,包括使用大小合適的背囊、預防生水泡的保護貼等,另留意天氣,預防天雨路滑跣倒。如受訓時曾胸口痛;本身患糖尿病、有吸煙習慣應諮詢醫生意見,評估參賽準備。

應多做伸展練習強化下肢

物理治療師熊國佳稱,參加者要於48小時內翻越23個山頭,完成100公里路程,主要靠下肢肌肉運動,事前及期間進行伸展練習極重要,有助紓緩肌肉繃緊。
不過,熊表示參加者往往做錯伸展動作,增加受傷風險。常見為拉小腿肌肉時,腳掌錯誤向外彎,沒有垂直向前,致無法伸展小腿肌肉,反錯誤拉扯了足弓韌帶,影響足弓避震能力,增加膝痛風險。他建議參加者要留意伸展動作是否正確,如有舊傷患,可諮詢物理治療師意見。

毅行秘訣

使用預防受傷的裝備,如保護貼、穿襪子可預防腳部現水泡。
配備合適的背囊,如太大會增加跌倒風險。
帶備適量的水、糧食、頭燈及保暖衣物。
避免穿着新鞋。
如訓練期間有胸口痛等症狀,或其他慢性疾病,應諮詢醫生意見。
平日有充足訓練,並做正確伸展動作。
出發前留意天氣。

資料來源:樂施會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