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難得糊塗 - 鍾尚志

海闊天空︰難得糊塗 - 鍾尚志

「醫生,我仲有幾耐命?」是令為人醫者最難回答的問題。
我習醫的時候,醫生極少和病人討論生死的問題。早前在專欄也提過,醫學院的老教授甚至禁止我們在病人跟前提及癌症、腫瘤等敏感名詞,報告病歷時要用細胞分裂病變(mitotic lesion)、佔位性病變(space occupying lesion)等病人聽不懂的詞彙來替代。近年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的概念抬頭,醫生要將病情向病人交代得一清二楚,然後一起磋商治療的方案。
手術後不到一年,電腦掃描顯示,雲妮的癌病有復發迹象。
要把癌病復發的消息告訴病人,醫生自己心裏已不好受。還在盛年的雲妮聽到壞消息後,診症室的氣氛更是一片愁雲慘霧。
「醫生,我還有多少時間?」病人睜開含淚的眼睛問道。
這真是不好說的問題,雖然復發的癌症預後是較悲觀,但癌細胞生長的速度、病人身體的反應、化療藥物的療效,都是未知之數。醫生心裏是知道同樣的病人,在文獻上統計的五年和三年的存活率是百分之幾,但面前的病人到底還有多少日子,實在很難估計。
「醫生,你別騙我!我要知道真相!」雲妮着着進逼。
醫生心裏一邊盤算,化療不一定有效,癌腫瘤可能迅速增大和擴散,一邊想到病人可能尚有很多心事未了結,要把握珍貴的時間,最後拼出了一句極不願意說的話︰「最差的情況,或許三到六個月吧。」
雲妮整個世界崩潰了。醫生的解釋,治療的方案,安慰的說話,甚麼都再也聽不進耳,縈繞心頭的,只是「醫生說我只剩下三個月命」。
世間事,有時還是模糊一點好!

鍾尚志教授

講電影變講國情,阿澤彭導最後一星期做嘉賓,
未睇?即上《亂噏24》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