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波少女辭工遊西藏、OL棄高薪環遊世界……一個個顛覆生活的追夢傳奇,但橫看豎看,32歲的王仲傑,都不像這類故事。「邊個話追夢一定要辭工?」要負起養家責任的他,一樣有夢。貴為年輕美資銀行副總裁,他更願你稱他為填詞人。年寫百首歌詞「磨刀」,「堅持,係夢想成真嘅關鍵」。
記者:呂麗嬋
「我喺銀行做風險管理,年年都要20%增長,邊有咁多個20%?冇壓力係呃人。」在美資銀行任客戶服務部副總裁,外形「𡃁仔」的王仲傑,很率直。30出頭任高職、中學會考七優一良,在很多人眼中,他是天之驕子,但他自言絕非離地中產:日出而作,要交數要養家。曾經夢想與林夕、黃偉文一樣,將心思傾注歌詞,成為街知巷聞的填詞人。走在人生十字路口,很猶豫。
出身基層 母親養家
「如果我係富二代,乾脆辭工專心寫歌詞,可惜我唔係。」出身基層家庭,爸爸在他中學時眼睛出問題,失去工作能力,只靠母親六、七千元的薪金,養活一家四口。作為大仔,仲傑很早已知,要靠自己打拼,「我哋屋企唔富裕,爸媽讀書唔多,但我哋一啲都唔慘,媽媽好傳統,點辛苦都要煮飯煲湯嗰隻,我同細佬,有足夠嘅愛……」。一直自信滿滿,說着家人,這個大男孩竟然紅了眼睛。
會考成績好,順利入大學,在港大再讀經濟學碩士,畢業那年卻遇正沙士,咬緊牙關捱數千元月薪入行,憑好表現十年間攀至副總裁。「個職銜唬人,其實都係打工仔。」那邊廂工作更上層樓,這邊廂樂壇卻越見萎縮,但他從無放棄做填詞人的夢想:「呢嗰圈好細,唔識人介紹入行,就惟有參加比賽。」由街坊舊曲新詞創作比賽,到新曲新詞港區選拔賽,他總不會錯過。
「比賽參加得多,開始有人搵我寫Demo。有咗曲搵你填sell畀唱片公司,好趕,又未必錄製。」試過放工後才接到電話,翌日就要交出歌詞,「機會難得,盡可能都接,要返工,惟有朝早5點起身寫,如果一嚟就話攰,根本冇資格話自己好鍾意做嗰樣嘢」。律己極嚴,公餘寫Demo,他視作「磨刀」。
高𥧌時一年填近百首由99年填第一首歌,歷時七年,至06年他才在台下首次聽到自己的作品,正式由一位專業歌手唱出,「我永遠唔會忘記嗰一晚,那是何韻詩嘅《以身犯險》,音樂一出, 我已喺台下流淚,同場幾萬人都在聽,百感交集」。
夢想成真過程很漫長,甚至沒奇蹟,但仲傑很感恩,「我知道冇填嗰一百首,就無嗰兩、三首(真正錄製)。有啲人填詞要講靈感,我填得好快,因功多藝熟」。
校園分享 鼓勵學生
銀行高層堅持以填詞人自居,09年,他應邀到天水圍元朗信義中學教學生創意寫作,與年輕人分享他實踐夢想的心得。無心插柳,讓他找到人生另一個夢想。
「嗰時天水圍被標籤為悲情城市,上堂我問學生:你有咩夢想?一半人唔知點答;另一半人對自己嘅夢想,只維持到三分鐘熱度」。站在課室中央,他自覺責任重大, 像當年循循善誘他勇往直前的好老師。2011年,他決定成立「籽識教育」,「唔好做個畀藉口自己嘅機械人,怨冇時間、怨屋企冇培養。」他出版了結集《今生不做機械人》,夢想曾經遙遠, 他的鬥志卻一直激昂,「天份同機遇都重要,但堅持先係關鍵」。夢想成真的他笑着說「搵食不忘追夢」的另類奮鬥故事,為下沉的灰色都市,帶來一點希望。
講電影變講國情,阿澤彭導最後一星期做嘉賓,
未睇?即上《亂噏24》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