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亞洲籃球錦標賽在馬尼拉爭四強,從來不敵中國大陸的中華隊,竟以96:78扳倒中國隊,晉身四強。台灣民眾振奮,大陸媒體及網民頻呼「恥辱!造孽!難以置信!」有球評家說:「絕對是中國籃壇最恥辱的一天,比起先前中國男足以1:5輸給泰國,這次更難堪。北京應該會暴動。」台灣人口只是大陸的1/50;球員平均身高191cm,大陸隊是平均202cm;台灣全隊球員年薪加起來,也不及大陸一個球員易建聯(500萬人民幣);大陸以舉國體制去培訓球隊,台灣只是一個籃球組織去集合球員練習參賽。
中國男籃輸給台灣,讓我想起1985年5月19日,中國足球隊在北京主場輸給香港隊其後爆發騷亂的5.19事件。當時中國足球界還沒有現在那麼多醜聞,國足質素不差,剛在1984年獲亞洲杯亞軍,對香港隊的比賽中只要打和就可在世界盃外圍賽小組出線。然而,中國隊以1:2失利,未能進入第二階段的比賽。當時,我寫了一篇文章「阿Q被小D打贏了」,以阿Q與小D打架為喻:阿Q看不起又瘦又乏的小D,在街上遇到撩交打,結果阿Q沒贏,遂認為是奇恥大辱。中國也有老大看不起香港的心態,事實上賽前預測也沒有球評家認為香港會贏。但阿Q就是被小D打贏了。現在,台灣籃球隊在中國阿Q眼中也是小D。
中國以舉國體制搞運動,只能在以個人參與的項目中有成效,而不能在以團隊參賽的項目有好成績,因為中國人沒有團隊精神。有一張網隔開的項目,比如排球,還會稍有好表現。沒有網隔開,以團隊對團隊,舉國體制怎麼拉抬也無用。在全國向錢看的風氣中,腐敗侵蝕球賽,講求團隊的籃球足球更是一落千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