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的回程巴士上,雨很大,心很亂,因為剛剛跟他在花墟閒聊半句鐘。他叫拜恩,在NBA打籃球的那個拜恩。早前,他去了花墟籃球場看人家打球,似乎勾起拜恩的那些年。他說,最享受以前跟朋友夜晚到街場打籃球,原因很簡單,好玩。上次夜晚打街場是幾時?「17年前」。筆者再問,以你現在的能力,可在家裏建一個街場隨時打吧?拜恩笑着回答,是可以的,然後他不期然地俯身摸一摸左膝蓋,再說:「不過,我都快35歲了,膝蓋……」
能夠以嗜好為職業,是一種福份。不過,當嗜好變成職業,卻又有份不足為外人道的欷歔。成名後的冼拿曾經講過,他最享受的賽車不是F1,反而是之前的小型賽車世界賽,因為當年的才是「純正的飆車」和「真正的賽車」。當嗜好變成職業,並要成為行業1哥如拜恩等,他們都要付出兩、三倍的努力做到超級專業,才有機會成功。過程當中,難免會流失「好玩」這個元素。高比17年前與友人打街場,屈指一算,即是1996年,即是他登陸NBA的那一年。拜恩與冼拿,本是風馬牛。他倆卻在甚至不是平衡時空下的隔世空間裏,有着類似的感覺。
說着說着,花墟下起雨來了。拜恩說:以前下雨都打籃球。筆者順着說:是呀,球場關了燈都打。拜恩點頭笑說:咱們那邊下雪都打,不過要先鏟雪和穿3件衫保暖。筆者無言以對,輸了。不過,心服口服。
陳恩能
電台電視體育主持
講電影變講國情,阿澤彭導最後一星期做嘉賓,
未睇?即上《亂噏24》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