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魚叫一夜乾,其實,正確地說是魚的製法,而不是魚。第一次吃不夜乾是在日本一間小酒吧,手掌大的魚,魚身乾爽,口感緊緻,但魚肉仍有鮮魚般的彈性,與一般的魚乾不同,微微的鹹味突出的反是魚的鮮味,用來佐酒一流。
各國漁民各有保存大量魚穫的方法,鹽醃為其中一途,用鹽多或少,風味截然不同。中國寧波一帶用鹽醃海鮮,下手之重,醃製時間之長,不把海鮮魚穫逼出臭味,誓不罷手。這般鹹臭之物,只宜淺嘗,三兩口便送下幾碗飯,乃窮人恩物。
香港各離島漁民也喜歡醃魚,先醃後曬,鹹魚霉臭中透出奇異之香。香港人的鹹魚在烹飪中有畫龍點睛之效,一碟鹹魚蒸肉餅,鹹魚只一指寬,卧在肉餅上,用來吊出肉的鮮味和甘甜。
日本人的一夜乾是另一回事,鮮魚只用鹽水略浸泡,在夜風中吹乾,逼出魚肉中的水份,令肉質變緊實,目的是提升魚的口感,為它增添新的風味。東北一帶,一夜乾除送酒外,也頻頻出現在不同時段的餐桌上:晚餐用來作餐前小食,早餐用來送納豆飯和麵豉湯。寧波人的鹹魚但求送飯,香港人的鹹魚是配菜,日本人的一夜乾,則純然是飲食情趣的一種了。
一夜乾,其實頗惹人遐想,像一夜情人,新鮮澎湃的激情一夜耗盡,故事在一夜之間發生,在一夜之間結束,還不如一條魚更堪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