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蓮是余光中的高足;最近出了本新書「此生或不虛度」,本來書名是此生並不虛度,余光中把「並」改成「或」,這位老師那時還成了一字之師,我說:我也想替你改。她問:怎改?我說:我是連一字都不要之師, 叫此生不虛度就好。
玩笑的話表過,秀蓮這本書的封面是書如其人;白蓮一朶,清清爽爽飄逸出塵,認識她十年,一向獨來獨往,教書寫作,最近這一年才退休,旅遊、寫作變成了生活的主題。
以前曾讀過她的「灑淚暗牽袍」,「歲月如煙」,寫人、寫事、寫景,寫生活中的感觸,明白到像她這樣一位自尊自愛自律的單身女教師,在教學相長歲月中的歷練;從過去的作品到現在她從不避諱的提起童年是在物質缺乏的環境中如何自我期許,做為她的學生是有福的,她關心並且幫助他們,在酷酷的外表下有一顆熾熱的愛心。
「此生或不虛度」所包括的章節有人在旅途,人海偶遇,幾許浮生,漸行漸悟,都可以看出植根在香港的女作家把每一次的外遊當成是自己在上一堂堂的課,認真的看,用心去感受,好比讀着一本本的書,正正經經的寫下的讀書報告。
在深水埗汝州街一帶長大的黃老師半工半讀的完成了中學、大學的學業,她說自己幾十年來隨着香港的浪濤在泅泳,在掙扎從草根而中產,從貧賤而小康,從唐樓而到私人屋邨,從雜工而教師,從貧女的哀吟而新女性的自在,雲淡風輕晴光瀲艷。
她把往日的滄桑,今日的自在全寫進了她的書中,相信對她的學生,她的朋友、正在掙扎奮鬥中的香港人都有無限的壠示及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