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食肆推介,見「淒婉」一詞,與一位狀甚權威之大廚並列。看錯了,不是「淒婉」,是「淒腕」──真奇怪,一隻(或一雙)淒迷、淒慘、淒愴、淒惶、淒楚、淒苦、淒艷的手腕?還是大男人的。
看推介文章,夾雜漢字:「雰囲気、優雅、受賞、挑戰、五感、絕妙、創作、大人氣」……全是正能量。
原來日文中的「淒」,指精明、能幹、勝人一籌、別具心得。所以廚師擁有「淒腕」,碗麵也標榜大大的「淒」字。
「淒」並不淒涼,反而是拚盡全力苦幹的強勢,亦屬含悲忍淚不管得失成敗也豁出去之個人意願。
想起台灣第一名模,她每回走天橋或作代言人,出場走台都是un身un勢,左顧右盼,沒一刻停靜的,這已是她招牌動作了,是否應稱為「淒un」?
還有戀棧權位高薪和利益輸送,厚顏無恥死不下台的高官,堪稱「淒貪」。
34D是「淒身」,融資三億拍足六年的戲是「淒片」,質素低之土共言行暴戾之政治打手,均屬「淒鬥」一族。
所以「淒戀」未必是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