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過去四年不斷空襲也門,企圖打擊阿蓋德阿拉伯半島分支組織(AQAP),但AQAP成員卻由原來僅300人增加至現今逾1,000人。成效不彰,皆因美軍盲目將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對付阿蓋德的戰略搬過來。
逐一擊殺事倍功半
AQAP成員最大特點、優勢,就是他們都是也門人。以往來自阿拉伯國家的阿蓋德成員,個個要遠走他方到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受訓練,AQAP成員卻毋須離開祖國也門,就能直接向炸彈專家阿西里(Ibrahim al-Asiri)討教,大大縮短受訓時間;土生土長亦意味成員在也門有極強社區聯繫,都有家庭、有親友,一旦死於空襲,復仇心會令更多人加入成為恐怖分子,反而讓AQAP迅速坐大。
美軍沿用舊有觀念逐一擊殺通緝名單上的老大哥,亦事倍功半。
雖然美籍頭目奧拉基(Anwar al-Awlaki)及二號人物謝赫里(Saeed al-Shihri)先後被幹掉,但亦忽略了「後起之秀」的威脅。阿武海希與賴米(Qassim al-Raimi)2006年在也門逃獄時,美國不屑一顧,如今他們已是AQAP的領導人物。
Foreign Policy網站
講電影變講國情,阿澤彭導最後一星期做嘉賓,
未睇?即上《亂噏24》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