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動不便、經常卧床的長期病患者,一旦感染蠅蛆病,隨時可以致命。本港2009年至今共有56宗蠅蛆病個案,當中1人死亡,患者主要分佈在新界地區。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相信,實際感染數字比當局公佈更多,當局應追蹤及分析個案分佈,加強地區滅蠅工作。
衞生防護中心資料指,2009年至今年分別有12宗、17宗、13宗、11宗及3宗蠅蛆病個案。其中2010年有一名市民感染後死亡。患者多數屬長期病患兼行動不便的長者,介乎31歲至94歲,分別為27女29男,主要分佈在新界地區,包括北區、元朗、屯門、沙田及深水埗。
非法定呈報傳染病
何栢良指出,本港最常見蠅蛆病的品種為蛆症金蠅,有金綠色蟲身,專襲人體的口腔及傷口,包括褥瘡、癌症腫瘤的潰爛傷口,尤其長期卧床、行動不便的人士。牠會在傷口產卵,約一日後孵化成幼蟲,幼蟲會侵蝕人體。他說:「通常係唔可以自我照顧嘅人士中招,佢哋傷口發出的臭味,會吸引蛆症金蠅去產卵。」蛆蟲一旦破壞血管、神經或皮下組織可致感染,嚴重會致命。
礙於蠅蛆病並非本港的法定呈報傳染病,他相信實際感染宗數比官方公佈更多。另引述食物環境衞生署數據指,新界北較多蛆症金蠅,與防護中心公佈的個案分佈地區脗合,促請當局定期分析患者數據,如發現個別地區的個案特別多,應加強滅蠅工作。他亦提醒市民、安老院職員留意,妥善照顧長期病患者。每天為卧床患者洗澡、清潔口腔;妥善處理及觀察傷口;定時清理垃圾、安裝防蠅網及捕蠅器等,都可預防蠅蛆病。
講電影變講國情,阿澤彭導最後一星期做嘉賓,
未睇?即上《亂噏24》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