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教育家教路:護牙戒少食多餐

牙齒教育家教路:護牙戒少食多餐

小朋友牙仔剛長出不久,學着爸媽每天刷刷刷,真的能護齒嗎?香港大學牙醫學院最新調查顯示,幼稚園有近半數的細蚊有蛀牙!原來寶寶的牙膏牙刷、刷的方法與小食的選擇,以至進食的次數都與護齒有莫大關係。

記者:張文蕙 

攝影:陳盛臣

模特兒:Jamie@GME、錢悅

場地提供:Bayside Dental

未出牙仔都要刷

父母及寶貝應改掉進食後即時刷牙的壞習慣!

小朋友笑起來天真爛漫,不過試想若他們滿口蛀牙,又怎肯咧齒而笑呢?原來港大的調查指出,小朋友多是在門牙及後牙縫處有蛀牙,當中有個案竟是乳齒全蛀的!定期檢查牙齒是常識吧?小孩應約六至九個月檢查一次牙仔。大人也不要以為換了恒齒就代表蛀掉乳齒的問題解決了,蛀牙其實會引起牙肉發炎、出血,因此小孩護齒絕不應忽視。很多爸媽以為寶寶還未有牙齒就不用「刷牙」,但牙齒教育家Stella Phillips則指出未有牙齒的寶寶其實家長都應該用布或安全、不含酒精的濕紙巾替他們按摩牙肉。這個舉動不但可清理寶寶口腔污垢,Stella指原來很多小朋友都會抗拒刷牙,初學刷牙時會用舌頭頂出牙刷,這個按摩動作可以讓BB習慣有東西放進口中,停止抗拒。而由於初生BB的作息時間未定,爸媽只需選擇一個固定晚間時間幫BB抹口腔就可以了;及至他長大至六個月以上,建立了固定的進食時間,就可於睡前的一餐後替他抹口腔。

牙齒教育家Stella Phillips

飯後30分鐘開始刷

小朋友出牙仔後自行刷牙,刷牙的時間也應注意,傳統上我們都會在醒來後刷牙才吃早餐,其實有沒有想過這個次序會令食物殘渣仍殘留在口腔呢?所以Stella建議最好於早餐後刷牙。不過,飯後也要相隔30分鐘才開始,因為進食後,牙齒會形成酸性物質侵蝕琺瑯質,這時立刻刷牙很容易令牙齒變薄了!最好還是進食後讓寶寶用清水漱口先中和酸性物質才開始刷。

進食次數要小心

小朋友有蛀牙,Stella指也與睡眠時啜奶樽的習慣有關,因為奶、果汁都有糖份,而且啜的角度向着門牙內側,刷牙時很易刷不乾淨,加上整晚被酸性物質侵蝕幼齒,容易產生蛀牙。Stella強調,進食的次數也應留意,家長不時給予小食,一日五六次糖果、餅乾,甚至多餐的母乳,這些都是含糖份的,產生的酸性會不停侵蝕牙齒。Stella說:「買了一排朱古力,寧願一次過給他們吃,也不要分開多次。選擇小食時也要相當小心,我在超市看過,一包鹹香的芝士餅竟然可以比甜味雪米餅的糖份多很多!所以選擇食物時要留意標籤,糖份越低的食物對護齒更有保障。」此外,Stella指酸性及含高糖分的汽水,很易侵蝕牙齒,也易令牙齒變黃,法瑯質更會因此變薄,還是少給孩子喝為妙。除此之外,BB愛啜手指的習慣很易導致哨牙,所以家長要盡快幫忙戒掉壞習慣!

Stella指選擇低糖食物有利護齒。

100克的鹹香芝士餅竟有近37克糖份!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