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隊沉淪 已成定局(自由撰稿人 鞏書林) - 鞏書林

警隊沉淪 已成定局
(自由撰稿人 鞏書林) - 鞏書林

李怡前輩在專欄撰文,題為「望警隊自珍羽毛,不要向公安沉淪」,苦口婆心寄語香港警察緊記自己的職責,不要因為政治壓力而屈服,成為專制政權手底下的鷹犬。可惜,警察能嚴守己任、不偏不倚終究是理想層面的事。
香港警察的執法能力有目共睹,的確在近數十年來都有顯著的成績,兼之回歸以來數位警隊高層均沒有高調向中共諂媚,所以極少有前線執法警員因高層政治壓力而作出不合理的行動,警民關係沒有現在這般惡劣。然而,自曾偉雄上台,警方作風轉成極為強硬,而這份強硬只為對付異見人士,前線警員不時需要執行不合理的命令,結果就是惹火了市民,矛頭自然指向整體警隊。
警察的風氣是團結、守紀,曾偉雄非常善於利用這種普遍風氣去挑撥警民關係。最經典的莫過於雞農在天橋上抗議的事件,事件中劉志堅警長熱心救援,不幸因下雨從天橋上滑倒墮地身亡。但實際上按當時的天氣及裝備,一位警長就這麼爬上天橋實在是不合理,而且從新聞片段可見劉當時爬上的是另一邊的天橋而非示威者所處的天橋,在這種情形下發生的意外,理應好好調查是否有人要求劉警長爬上天橋導致悲劇。
曾偉雄在發言時,巧妙地將示威者過激行動導致警員死亡這個「真相」藉媒體之口說出來,當時社會上都因此批評雞農,更何況重視同袍的一眾警員?

曾偉雄以同袍的屍體在警民之間築上不必要的隔閡,普通警員哪裏懂得這種齷齪的伎倆已將他們帶入一個思考的盲區,命令、穩定大於一切,若社會上少了這些示威者,同袍就不會有傷亡。另一方面,隨着警員嚴格遵守上方的命令,與市民的衝突自然增多,市民不免在網絡或示威現場對前線警員冷嘲熱諷甚至辱罵。這對重視警隊尊嚴的警員來說是很難受的事,紀律部隊絕少會想到為何別人要罵他們,警員覺得自己為社會秩序付出了很多,不應如此被侮辱。情況如同台灣的軍隊,洪仲丘事件裏,國防部為何一再粗暴銷毀證據、阻止調查洪的死因,原因同樣是軍隊認為自己做的是保家衞國的事,出了點小意外,不至於要那麼多軍官受罪。這種自己的榮譽感大於一切的思路在紀律部隊挺常見,當出了一個不怕被罵,看起來敢為警隊「擋子彈」的曾偉雄,警員自然傾向這位頂頭上司的那方。
警隊這種親建制的印象現在已然成型,接下來香港警察吸引的新血,八九不離十均是些認為社會要穩定、警權要足夠、打壓示威者很威風的分子。而重視服從的警方也一定不會拒絕這些有潛質的「好警察」加入。那麼,警隊終歸是難以逃離化為特區公安的宿命,只要這個港共政權一日還在,原本除暴安良的警隊也一定會淪為維穩工具。
「橘逾淮為枳」,更好的東西當它身處的環境改變了,它也會因而轉變。所以警隊能否在港共政權下堅守自己該守的職責?怕是難矣。

鞏書林
自由撰稿人

講電影變講國情,阿澤彭導最後一星期做嘉賓,
未睇?即上《亂噏24》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