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嘉輝將自己創立的公司Katya稱為visionary partner,將遠見、夢想化為現實的伴侶。比華利山會所內的兒童樂園、清水灣8號的會所、傲雲峰的平台以及香港迪士尼樂園內的遊戲都出自他的手筆。
他的遠見和夢想都在意大利。
家有一架價值400萬元的法拉利458、200萬元的Maserati GT和40多萬元的Fiat Abarth,考到電單車牌沒多久,第一架電單車就是30多萬元有160匹馬力的Ducati Diavel,還率先輪候即將在港推出,估計售價近百萬港元的Ducati Hellcat。全部座駕都產自意國,對於意大利他有愛的理由。
記者:顏美鳳
「有錢的意義是讓你有能力選擇合適自己的東西。」今年42歲、身穿意大利剪裁西裝,只用意大利的杯喝意大利Barbera咖啡的蔡嘉輝說。
他的父親是建築師,從前住上水的獨立屋就是由父親一手設計建造的。父親也是個意大利車迷,單是法拉利就有十架八架。中學階段,同學的雜物櫃內都放書,他放一叠叠意大利時裝訂購目錄,「讀中三時,可以走入Armani花20萬元買衫。」跟父親一樣都從事創作相關的工作,也都成了個意大利迷。
「從事創作設計的人,不會不喜歡意大利,尤其車,既是交通工具又是流動的藝術品,代表那個年代的art piece。」擁有法拉利、瑪莎拉蒂都就是為了意大利車那種優美的線條,還有那種無可匹敵的速度感。「就算車都像意大利人,好有性格,你要認識它才能駕馭它。」
他就是喜歡意大利車這種率性,但說到最喜歡,是他眾多座駕中最便宜的Fiat 500 Abarth 595 Turismo。「好奇怪,400萬元買570匹馬力無人覺得貴,但我用40多萬元買一架有160匹馬力的車仔,好多人反而覺得唔抵。但我覺得Abarth最unique。」
創業像駕電單車
擁有一架快意車廠的車,對於30歲創立自己的公司前,一直在爸爸的建築公司工作,曾經以為自己將一世生活在父親庇護下、一事無成的他,別具意義。「出產中下價車的快意,名聲當然及不上法拉利,但快意在歐洲極普及,有錢到可以買下法拉利和瑪莎拉蒂的股權,你話邊個勁。」
從前靠父親就好像架跑車,「坐在車內有好多保護。」自己創業就好像駕電單車,「只有自己迎着風,要很多勇氣。」再大馬力的超跑,都滿足不到他對速度的渴求,他迷上電單車,剛考到電單車牌,買第一架電單車就已經是被喻為電單車法拉利的Ducati Diavel,「由0至100公里只需一秒九。」對於所有創業的人來說都是一個鼓舞的故事。
Ducati源自意大利博洛尼亞(Bologna),成立於1926年,原是無線電器材製造公司,逐漸拓展到生產家電。二戰期間,工廠被戰火摧毀,但預視到大戰後機動車輛需求將激增,Ducati積極開發輕型引擎。1946年推出史上第一具Cucciolo引擎,只是裝置在腳踏車上的小型款式,今日已變成最頂級的電單車品牌。
【Ferrari 458 Italia】
0至100km/h需時3.4秒的Ferrari 458 Italia,最大570匹馬力,被他視之為在路上行走的藝術品。
【 Q版法拉利──Fiat 500 Abarth 595 Turismo】
他傾慕Fiat車廠的實力,創立於1899年,1903年起由私家車生產擴展到貨車甚至船舶引擎、飛機引擎、腳踏車、農耕機械。1923年時已擁有歐洲最大汽車生產廠房。1963年更買下法拉利一半的股權。他喜歡Fiat 500經典的外形,配160匹馬力,0至100km/h加速時間是7.4秒,極速可達210km/h ,其實既辣且狠。
【Maserati GT】
接近200萬元的Maserati GT,V8引擎,最大馬力達405匹,曾獲美國商業雜誌《Forbes》評選為2012全球最美汽車之一。
駕車戰衣也講究
蔡嘉輝駕每一款車都要配不同的造型,「冇理由穿電單車皮褲去揸法拉利。」
車和衣服一樣,越買得多他發覺買得起,並非了不起,最重要還是懂得揀。他花過十多萬元買一套Zegna的西裝,又買過Gucci的意大利裁縫專誠來港度身訂做的西裝,都發覺並不適合自己。「最好最高檔又如何,不適合就是不適合。」他喜歡意大利西裝的剪裁,收腰的設計可以凸顯男人的線條,又不似英式西裝的拘謹,有種自然流露的瀟灑。「去名店買現成的西裝,模特兒正面看好像很完美,但背後可能都是拮了很多針。因為它們都是為高大的外國人而設的,到頭來還是本地普通一個裁縫為你改做。」結果他花了幾年時間做資料蒐集,於中環一幢有百多年歷史的建築物租了個舖位開西裝店,將上海師傅的工藝、用最好的布料、度身訂做意大利剪裁的西裝。「有要求的人最後一定要tailor made。」
【il sarto】
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172號地下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五六年拍一部戲?講到嬲嬲哋,肥佬黎教王家衛拍戲!
想睇今周足本《亂噏24》?蘋果網站動Live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