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子歧視 - 曾志豪

牌子歧視 - 曾志豪

老掉牙的政治術語:觀感就是現實(Perception is reality)。
商業層面,品牌的觀感大於質量,都是波鞋,買李寧和Nike便是兩個不同的選擇,雖然你無論着哪款鞋都不會做運動……
最近一款手提電話廣告,畫面拍攝手法唯美、中產,全英語旁白,告訴你美麗是甚麼,然後清一色老外,又藝術家又攝影師又跳芭蕾舞,手機靈巧纖細,總之外形一流,難道是蘋果的新型號?
去到最後,一把磁性男聲說:「劃位」。吓?英文定普通話?唔係啩?原來這個英文廣告賣的是大陸手機(H字頭自己估)。
朋友即時起哄「仆你個×,大陸機嚟嘅!」
無辦法,品牌決定一切,大陸手機,無論外形多漂亮,甚麼「小米」、「魅族」都會被自動聯想為「山寨」、「爆炸」、「抄人」……
我實在沒有勇氣在蘭桂坊聚會時,告訴別人:「望咩啊,呢部『劃位』嚟㗎……你會唔會有佢嘅叉電器啊?」
你不能怪消費者,廣告片自己也鬼鬼祟祟用大量的英文洋人包裝務求不要過早披露自己是國產機的事實,自己都無信心,如何要求別人?
觀感就是現實,大陸手機始終未能爭氣做到像一部韓國手機般「潮」。韓國手機也曾經和大陸機一樣命運,諾基亞橫行的日子,誰會買甚麼LG、三星?但今天,三星已經把蘋果打得喘不過氣來。
但弔詭的是,韓國品牌攻陷手機市場,但始終無法在汽車市場建立尊嚴。最近相中了一款三門房跑車,朋友一見外形都流口水讚好,但一知道是韓國車,全部變臉走頭再加一句「唔好玩啦韓國車嚟㗎」。
網上名言,批評韓國車的人往往從未駕駛過韓國車,但對不起,還是那句名言「觀感即現實」,歧視偏見,也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