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民間環保維權意識日益高漲,中央在事件中都選擇順從民意將涉及項目叫停,顯示環保民意已屬中央不能漠視的一環,鉛電池、化工、造紙等高污染行業股份,政策風險只會日益增加。
中國能成為「世界工廠」,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成本極低,是主要優勢之一。有調查顯示,即使要執行內地自定的排污標準,企業成本亦肯定大增,個別行業成本增幅甚至高達20%,根本無法經營。為保證經濟增長,各地方政府對企業污染基本持縱容態度。
新遊戲規則下 易中伏
3月,天能動力(819)已被傳媒揭發嚴重污染,但在慣性思維下,市場對此並無反應;而在5月尾央視採訪調查,情況依然,公司期間亦無採取任何改善措施。節目上周五出街後,天能動力股價插水並停牌至今事件顯示,在新的遊戲規則之下,被踢爆而中伏的機會大增。
人大目前正審議《環境保護法修正案》,中央為保護企業利益,草案中列明,日後所有的環境公益訴訟,只能由官方的「中華環保聯合會」進行,擺明是中央維護企業的舉動。不過,該條款在內地引起極大民意反彈,中央可能讓步,將訴訟權「有條件放開」,意味環保團體日後牙力大增。
記者:黃尹華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