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女》男女主角討論衣櫃裏的九老太爺,你一言我一語,看在二十一世紀自命進步的同志眼中非常有趣:主旨居然不是當事人的性取向,而是他們姚家後代的血統,性行為不足以令人交頭接耳,性後果才是把柄。三爺言之鑿鑿,手上證據並非嚐過甜頭的某小旦口疏,在飯局上飲大兩杯把床上韻事當歌仔咁唱,更加沒有像我們一樣佔了互聯網的便宜,打開電腦躍出老先生赤誠相見溝仔艷照,有圖為證水洗不清,而是區區一句「鏡于不是他養的」。中國人的邏輯向來如此,精於逆流而上的反證明,男人過了三十歲尚未娶妻,或者婚後十年老婆連屁都沒放一個,統統惹來「呢條友係咪基佬」疑雲;可憐的九老太爺做足防範工夫,堂也拜了,傳宗接代的責任也交代了,原則上全面封鎖三姑六婆的大嘴巴,想不到依舊逃不出密不透風的八卦網,和阮玲玉一樣親身體驗何謂人言可畏。
三爺那麼熱心分享前輩陰私,無非想兜圈子向二嫂表示親切,說了兩句就拉到從前他們毛手毛腳那一筆,聰明的銀娣當然不落搭,「隨即打岔,微笑着回到原來的話題上,『怪不得都說鏡于笨。』」父親出口成章兒子閱讀障礙,一跳便跳到「此子何來問句妻」結論,那麼堅信遺傳基因,難怪張愛玲忍不住她擅長的黑色幽默冷冷補充:「她以前是沒留神,人家說這話總是鬼頭鬼腦的,帶着點微笑,若有所思。現在想起來,才知道是說他不是讀書種子。他念書念不進去,其實大爺三爺不也是一樣?」依照這種有其父必有其子的思想模式,我們大部份高官富豪都不必擔心自己戴綠帽,那些官三代富三代的所作所為,不都旁證了虎父無犬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