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出雲.風起(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旭日.出雲.風起
(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原爆68周年之日,安倍晉三向廣島14萬亡靈獻花,揚言日本有責任締造無核武世界之時,日本傳媒卻報道,日本政府有意將二戰時的日本軍旗「旭日旗」,與日本國旗「日章旗」一樣,作為國際認受的日本國象徵。
旭日旗上的紅色圓形和線條,代表太陽和光線,象徵旭日東升、不惜一戰。二戰時香港的三年八個月,日軍就是帶同這面軍旗佔領我城。曾被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一直視旭日旗為軍國主義象徵,更有人將其類比德國納粹旗。
日本政府現在卻說,旭日旗一直為自衞隊沿用,廣為國際社會認知,用作國家象徵沒甚麼問題。日媒報道,日本今次取態,是為回應上周的南韓球迷事件。但這不只是回應,還是挑釁。
上星期東亞盃日韓對決,首爾球場上,韓國球迷打出巨幅標語和安重根肖像。安重根是朝鮮人,1909年10月26日在哈爾濱開槍擊斃伊藤博文,翌年在旅順被日本法庭判以死刑,朝鮮民族不分南北,都尊他為「義士」。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批評韓國球迷,在球場懸掛政治標語違反國際足聯規定。但民族性剛烈的韓國球迷卻表示,他們是不滿日本球迷帶日本軍旗旭日旗入場,才忿然還擊。
日本政府今日的反應,正好印證了當日韓國球迷那巨幅標語上的韓文:「忘記歷史的民族,沒有未來。」

※   ※   ※
原爆紀念日安倍去了廣島,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則去了橫濱,參加日本最大護衞艦的下水禮。根據《和平憲法》,日本不能擁有航母;這艘準航母規格的艦艇,卻取名「出雲號」,跟日本侵華時炮轟上海的巡洋艦同名。
七年前,時任日相的小泉純一郎在日本戰敗投降紀念日,參拜靖國神社,我在東京訪問了89歲的湯淺謙。二戰時他是軍醫,卻負責活體解剖實驗。當時他不覺有錯,戰敗投降後,他在戰俘收容所收到一位中國母親的信,說一直等兒子回來,後來才知道,兒子已被湯淺謙他們當實驗品殺害了。
那一刻,湯淺謙才驚覺犯下的罪行已無法贖清。戰後他不斷寫作、演講;一個甲子前的往事,每次憶述都仍淚流滿面。他經常被右翼恐嚇、臭罵,卻說「我不怕,我還反問他們,你們有打過仗嗎?我只是說出我看到的事實,為甚麼要制止我?」他說過,日本應要像德國那樣對戰時罪行全民反省,才可避免重蹈覆轍。
※   ※   ※
上月日本參議院選舉前夕,宮崎駿發表文章,大力批評安倍政府計劃修憲及設立國防軍。右翼分子隨即標籤他是叛國者。
有趣的是,宮崎駿新作《風起》,是以二戰時零式戰機設計者崛越二郎為主角藍本。二戰時,零式曾是世上性能最優越的戰鬥機,用作偷襲珍珠港,後來失去技術優勢,卻成為神風特攻隊自殺式攻擊的武器。
宮崎駿在偷襲珍珠港那一年出生,作品多包含和平的主題,批判貪婪、侵略和破壞地球的成年人。跟他的其他作品一樣,《風起》的主角迷戀飛行,長大後成為飛機工程師。有影迷疑惑,宮崎駿為甚麼會以戰爭武器製造者為主角,但宮崎駿說,這個故事一直吸引着他,戰爭是錯誤,但怪罪到崛越二郎身上,是沒有意義的。
期待宮崎駿這部他口中的「遺作」,在現今時局可為我們帶來甚麼反思。

陳沛敏
記者

【動主播召喚敢你就來】
立即報名: http://anchor.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