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歷史的重要關口 我們才是主權擁有者 不能只滿足皆大歡喜的普選方案(自由撰稿人 沈舟) - 沈舟

這是歷史的重要關口 
我們才是主權擁有者 不能只滿足皆大歡喜的普選方案
(自由撰稿人 沈舟) - 沈舟

中央官員喬曉陽、張曉明多次强調,「實質任命權」具有正當性,為的是「國家主權安全和中央政府依法享有的權力得到保障」。主權的大旗成了中央的虎皮,令許多香港民主派人士在其面前都顯得有些唯唯諾諾,不敢造次。激進的「佔中」發起人戴耀廷聲稱:佔領中環,「不是要挑戰共產黨主權地位,亦非挑戰一國兩制,而是要求公平選舉制度」。溫和的民主黨李永達亦表示同意中央擁有實質任命權,「我們不會挑戰他的權力」,而會去討論普選特首被中央否决後的「守尾門」方案。如此消極立場顯示,中央主權的所謂「正當性」不予澄清,香港的政制改革不會有實質性的進展。
主權,傳統的定義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簡單地說就是對內主宰統治、對外保持獨立的權力。主要有君主主權制和人民主權制,前者權力來源是所謂「神授」、暴力或者世襲;後者的權力來源就是人民自身,但通過政治程序授權給主權代表者行使。上世紀以來,君主主權制逐漸被歷史淘汰,而人民主權成為世界政治制度的主流。憲政學者曹思源去年考察了世界各國的憲法,發現大多數(61%)國家都用不同的語言表述,明確宣告「主權在民」、「主權源於公民和屬於公民」。而如何行使主權,全球只有8個國家不搞三權分立,其中僅有兩個國家的憲法宣稱實行一黨制的「無產階級專政」,那就是中國和朝鮮。「工農兵學商,黨是領導一切的」,特立獨行、逆世界潮流而動的這種主權行使,被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任劍濤稱之為「政黨主權」,其實不過是君主主權的一個變種。
應該認清的是,主權至高無上,並不意味着主權代表者至高無上。對主權代表者必須實行權力制衡,三權分立是政治功能上的制衡,而中央和地方分權則是管制區域的制衡,所有這些都必須通過「制憲過程」來完成:(1)作為主權擁有者的人民制憲和選舉;(2)作為主權代表者的政府執政;(3)人民接受統治並監督執政者,這就是主權正當性的完整表達。從法理上講,「中國人民」自然包括「香港人民」,意味着後者也是「主權」的擁有者。如果中央運用「實質任命權」否認香港普選的結果,就是「主權代表者」對「主權擁有者」的嚴重僭越。

當然,中央可以宣稱自己「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用十三億大陸「主權擁有者」的身份向香港七百萬「主權擁有者」發號施令。但正如大陸學者鄭酋午指出的那樣,在一黨主權的內地,「用來讓選舉人自下而上地表達意願的制度設計,變成了自上而下地、讓選舉人為領導意圖背書的形式,從而閹割了選舉的民主靈魂」。對於缺乏程序正義的主權代表者這種更大的僭越,相信憤怒的、對抗的不只是港人,也包括了大陸無數爭取自由民主權利的人們。
與正當的憲政程序相比,不受限制的「政黨主權」行使者的僭越行為,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難預期性、潛規則性和冷暴力性。那些認可中央「實質任命權」的港人需要明白,中央不是主權擁有者,而只是主權代表者,他們完全有可能僭越大陸以及香港人民作為主權擁有者的授權,出于一黨私利而為所欲為。如果承認「實質任命權」,接踵而至的就是「實質罷免權」,不管是泛民派還是建制派人士,當選特首後,中央這種實質性的幹預權力,時時刻刻都會發威,令你坐卧不寧,「西環治港」的噩夢將無止無盡。
中央對特首行使「實質任命權」的正當性,來自于主權代表者授權程序的正當性,若實際的授權程序不正當,對主權擁有者有嚴重僭越行為,這種「實質任命權」就值得懷疑。港人對中央「實質任命權」的質疑和對抗,不是與「主權」對抗,恰恰相反,是對自身主權的正當聲張。有關香港普選的政改諮詢即將展開,我們的視野應該更加廣闊和長遠,而不僅僅滿足於拿出一個皆大歡喜的普選方案。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關口,人民即將出場,參與既授權、又限權的制憲過程,為自己,為香港,投下神聖的一票。
〈質疑中央的「實質任命權」〉二之二

沈舟
自由撰稿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