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阿媽 唔信個仔冇鬥雞眼難說服家長 視光師頭痛

奇怪阿媽 唔信個仔冇鬥雞眼
難說服家長 視光師頭痛

【本報訊】一顆助人的心,讓黃小玲走上視光師之路。這條路一走19年,她最開心是看到小朋友視力有改善,「視力係一世,覺得真係幫到佢哋」。多年來見盡奇難雜症,但最讓她頭痛的卻是說服家長。試過有媽媽死不相信兒子沒有「鬥雞眼」,也有媽媽不願接受兒子弱視,「有時說服家長比𠱁小朋友更需要耐性」。
記者:袁樂婷

黃小玲說︰「想幫人解決問題,但又唔係好見得血,最後揀咗讀視光學」。她理大畢業後便投身瑪麗醫院,最愛與年幼病人接觸,「小朋友畀你嘅互動好有趣,加上大部份病人每次覆診都有進步,好開心」。小朋友難免「扭計」,有病童一進房便不停嚎哭,「畀少少時間佢冷靜落嚟,慢慢習慣新環境,多數冇問題」。
應付家長卻是另一門學問,黃小玲憶述,曾有一位母親堅持兒子「鬥雞」,「唔係呢,真係喎,個個都係咁講,影相都睇到㗎!」結果黃在她面前為其兒子做了多個檢查,她才相信兒子其實只是鼻樑生得比較闊,造成錯覺。「家長好多時太緊張,往往認住仔女對眼有啲問題」。

8歲前為矯視黃金期

有人過於緊張,亦有人不願接受事實。她也遇過患嚴重弱視的4歲病人,一隻眼視力正常,另一隻眼視力卻只得一成,遠視達500度。其母深信兒子視力冇問題,黃花了很長時間解釋,家長才願意合作為兒子做遮眼訓練。經過3年治療,病人雖仍有遠視,但弱視眼已有顯著改善,雙眼均已回復至10成視力。她說,出生至8歲是矯正視力黃金期,及早發現問題有很大機會康復。
黃小玲補充,家長不時有謬誤,例如要求視光師為子女配度數較淺的眼鏡,以為可防止近視加深,「其實啱啱相反,配唔足度數深得仲快」。不過即使症狀有多棘手、或病人家屬的要求如何奇怪,她也會耐心解釋和治療,「因為視力係一世」。
截至去年12月,醫管局轄下有62名視光師,其中21人在家庭醫學部門,其餘41人則屬眼科,除一般視力檢查外,亦有視網膜掃描,及為白內障病人量度人工晶體長度及弧度等。年幼病人則由母嬰健康院轉介,交視光師跟進。

【動主播召喚敢你就來】
立即報名: http://anchor.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