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蛋撈飯 - 高慧然

生蛋撈飯 - 高慧然

在日本,我是這樣吃早餐的:把生蛋敲開,把蛋液拌入珍珠米飯,撈勻,拌入納豆及葱絲。日本的生蛋沒有蛋腥味,蛋液香滑,包住每一粒米飯,入口有獨特的甜味,三兩下滑入喉嚨。吃一碗是不夠喉的,要兩碗。只有在日本,才敢這樣吃生的食物。
我最喜歡的拉麵配菜是生葱,切得細細碎碎的裝在碗中,宛若翠的山巒。一小碗倒進熱麵,撈勻了,葱香撲鼻,也是在日本才能有的享受。在香港買到的葱,多半來自中國,即使熟吃,也不太安心。
某日自稱日本癡的譚志強先生在我fb留言,「日本的輻射食物也比中國食物安全。」讚者眾。這話或該這樣解讀:中國食物,即使標榜是安全的,也仍然不可信賴。因為那是一個全民道德淪喪,沒有原則與底線的造假製毒大國。所謂安全食物,極大可能比輻射食物更危險,副作用與後遺症不能估量。
在香港,習慣了購物時仔細查看產地,有些商品包裝上很難找到產地,字特別小、顏色特別淺淡,鬼祟隱沒於不易發現的字堆中,這些通常都是中國產品。連坦蕩承認自己產品的勇氣都沒有,賣的猥瑣,吃的如何安心?但在香港,避免中國食品不易,尤其是日常食材,絕大多數來自中國,生葱生蒜生薑指天椒……一個不小心就中招,放膽進食的快樂,漸成奢侈記憶。